在生活快节奏的时代,文学界也似乎弥漫着一种“轻松”的氛围。写书的,瞄准的题材或娱乐或消遣乃至身体写作;出书的,唯图一个“快”字,甚至20天就推出一套洋洋大观的读物。
那么,当今的文学,还需不需要“厚重”、“底蕴”、“深度”,还需不需要有责任、有担当的使命性作品?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优秀作家既有忧思,更有忧思中的坚守。
这也正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的魅力所在。
浓茶,雪茄,坐在面前的陈忠实,脸庞沟壑纵横,眼神锐如鹰隼。
16年前,他蜗居在透光漏雨的乡下祖屋里,就着妻子送来的手擀面和馍,埋头写出了长篇小说《白鹿原》。
16年来,《白鹿原》累计销售600多万册,赢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被公认为我国当代文学中最具经典意义的一部精品力作。
16年后,陈忠实携新书《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参加上海书展,并接受《解放周末》独家专访。
他用带着浓重陕西口音的浑厚嗓音,缓慢而沉稳地回应着我们的问题。
言谈中,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把自己定位为农民和作家,而不是文人或官员的陈忠实。这是一个始终致力于描写和解析这片热爱并熟悉的土地上的人,用笔勾勒出这个民族的灵魂的陈忠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