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作品集、在线阅读
作家余华的新作《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将在台湾出版。这是余华首部出版的散文集。在这本散文集里,余华用了十个词汇,替中国把脉,并以生动的文字,说出了震撼当局的故事。
余华在这本散文集前言表达了他选择十个词汇的理由,他说:“十个词汇给予我十双眼睛,让我从十个方向来凝视当代中国。”
余华表示,中国三十多年来杂草丛生般涌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被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乐观情绪所掩饰。而他此刻的工作就是,要从今天看上去辉煌的结果出发,去寻找那些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原因。
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第一篇〈人民〉的开头,余华写着:「我不知道在今天的汉语里,还有哪个词汇像人民这么奇怪,他无处不在,却又被人视而不见。」他在这篇文章中大胆写着8~9学运那段时间发生的事,并自述他当时刻骨铭心的感受,让他理解什么是人民。
事件20周年,余华第一次提笔写关于“六四”的文章,并且发表在美国《时代》杂志上。那篇《逐渐淡去的那段历史》最后写道:“从那天晚上开始,我意识到『人民』站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声音能传得更远,他们的能量能持续得更久。那一刻,我明白了“人民”的真正含义。”
另外,在余华这部散文集里,他谈到所谓的「领袖」,他说:“我感到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国家领袖了,只有国家领导人。”
余华还用“差距”诠释当今的中国,他认为,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巨大差距的中国。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
余华还回答了「什么是革命」,在中国:人和人之间的社会纽带会在革命里时连时断,今天还是革命战友,明天可能就是阶级敌人。
而山寨现象,余华认为,既显示了社会的進步,也显示了社会的倒退。与山寨类似,「忽悠」一词的迅速风靡,余华认为同样显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缺失和价值观的混乱。
另外四个词条还包括:阅读、写作、鲁迅和草根。
今年51岁的余华是浙江人,他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兄弟》等。
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表现人在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可悲的顽强和坚韧,曾获得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和男演员奖。但这部电影被当局认为诋毁社会主义法制,和政党执政能力,至今不能公映。
----中国时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