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件事情从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
“否极泰来”这个成语尤其适用于当下的网络文学市场。当下的文学市场看似繁荣,读者群上至达官贵人、白领学生,下至农民工人,文学网站的流量也节节攀升,实则已经廉价到了极致。
几十块钱的一本书没有人买,但几十块的衣服断手也要买;几块钱的一本电子书没有人买,但几块钱的地铁每天都要坐;几毛钱一章节的订阅者寥寥,读者宁肯去贴吧、盗版网站看免费章节。
我吃西红柿、唐家三少这些网络当红作家毕竟是少数。99%的网络文学作家都不可能靠写网络小说而维护生活,他们都需要一份正职工作维持生活,而兼职写作。
白天忙了一天,晚上还要日更4000字,而传统作家则更加穷苦。
一位出版行业的朋友告诉我,作家们平均2年时间能写完一本书,一本书如果能销售1万册以上就算是畅销书,以平均售价30元,8%的版税为例,他2年的收入大概是2.4万元,月薪一千元。
现在清洁工的月薪是多少?城管的月薪是多少?乞丐的月薪是多少?
传统作家的月薪是1000元。估计他没有其它职业或收入,他自己会饿死,更别说养家糊口,给老婆买衣服,给孩子买奶粉。
非传统作家的日子也不好过。韩寒、郭敬明这种出名的作家,也纷纷开始拍电影,电影比出书更赚钱。
网络文学作家们,则指望小说版权能够改编成游戏,这是一种比改编影视难度更大,但获利空间也更大的变现方式。
在2014年,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游戏已经初露端倪,例如电视剧《甄嬛传》改编自小说《后宫·甄嬛传》,手游“斗破苍穹”改编自网络小说《斗破苍穹》。前者大为成功,后者关注度寥寥,应该算是扑街了。
2015年,影视改编和游戏改编或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换言之,2015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也许这一年开始,廉价的网络文学即将发生戏剧性的反转。
因为,BAT开始投入、开花,等着结果了。
先看腾讯,企鹅走的是整合和IP改编游戏的路子。
就在前天,传闻腾讯COO任宇昕去了盛大文学,要成立阅文集团。整合了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等数十个文学网站品牌的阅文,绝对可以稳坐网文市场的头牌座椅,其市场占有率会超七成以上。
执掌腾讯游戏大权的任宇昕,到达上海的意味再明白不过,整合网文市场,和游戏产业强强联合。文学给游戏输出IP,游戏为网文创收。
阅文的想象空间够大,品牌够强,受众够强,男频、女频的细分也足够精细。又有腾讯游戏这个大粗腿抱一抱。
阅文的挑战难度也最大。目前来看,网络文学改编游戏尚无太过成功的案例。如果你是个中之人,自然明白读书、电影和游戏是三种完全不同的消费模式。一位游戏从业者+书虫+游戏控的朋友告诉我:
“网络小说太多了,不说能够记住情节,即使是主角名字,2个月后该忘就忘记了。”
“市面上用网络小说IP改成的游戏,目前也没有特别成功的,反而在各种网站上打着看起来很low的广告。”
“看网络小说和玩游戏,其实是挺冲突的,都是需要占用大量时间的。小说用户不一定会很热衷于游戏,游戏用户也不一定有时间看小说。对于手游用户尤其如此,都是占用碎片时间。”
“再者看小说的用户,大都不会去正版网站上看,而是去贴吧或者其他盗版网站看一些免费的。这部分用户没有养成付费的习惯,在游戏内付费能力应该也不强。”
“今天就说这么多了,我去玩《全民突击》(一款手游)了……”
再看百度,熊掌走的是线下和改编影视版权的路子。
百度刚刚宣布与“苏宁阅读”联姻,要一起主攻线下,利用自有渠道爱奇艺和PPTV推自制剧。
百度(熊猫看书)的上一任合作者是中国移动和阅读,事关内容版权的合作;此次与苏宁的合作,关键点在于网文市场的O2O探索和小说影视剧改编。
百度文学有大量的线上用户,百度贴吧、纵横文学(现百度文学)和熊猫读书有累计数亿的用户,而苏宁有线下1600家门店。
让线上用户去苏宁的门店读书,让当红作家去苏宁开新书发布会,前者不靠谱,苏宁自己还在为到店率发愁呢,后者牛头不对马嘴,你让用户去苏宁买电视冰箱洗衣机,还是去买《鬼吹灯》呢?
网络文学一定有自己的O2O方式,比如让线下用户参与线上的小说创作,众筹拍电影之类的,但一定不是苏宁与百度这种玩法。相比之下,百度的爱奇艺资源和苏宁的PPTV,再加上进军校园渠道的做法更靠谱,也更有价值。
让在大学里闲得发慌的文艺青年们一起来改编影视剧、自制剧,或许能引发一股自制剧潮流。
一部《万万没想到》,前两季累计播放量超过15亿。15亿是什么概念,2014年大热的电视剧《离婚律师》,网络播放量大概是20亿出头。
购买一集《离婚律师》要多少钱?购买一集《万万没想到》要多少钱?自制剧的春天不远了。
最后看阿里,这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猫,走的是投资的路线。
马云也看好文化市场,直接和上游的影视公司和明星们合作,入股。马云也投资了一些网络文学品牌。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文在线17K最早是企鹅投资背景,后易手阿里,中文在线又用数千万内部孵化了一个移动创作品牌“汤圆”。
因为一位朋友在汤圆担任市场总监的缘故,从她的朋友圈能看到汤圆发展的点滴,在短短半年内,他们完成了产品的上架与早期用户积累,有数万名作者(这个数字相对靠谱,如果是数十万就不靠谱了)在使用他们的产品进行创作。
相对于做音频市场的荔枝等,汤圆的UGC生态刚刚起步。并且作者们真的愿意在一款APP上书写小说吗?手机打字是否方便?除了短文市场,连载小说如何发展?
制约汤圆的发展阶段性困境有很多,但最值得关注的,是其未来的想象空间:一个是电商,一个是多媒体。
电商方面,汤圆的负责人认为,“网络文学作品本身是应该免费的,真正收费的应该是围绕原创作品衍生出来的增值服务”。也就是说,汤圆要做一个移动创作平台,培养人气作者,然后鼓励作者出售自己的周边产品。
就如同LOL的游戏解说们在优酷们上传视频,头尾都是自己的淘宝店铺的广告。
再看看多媒体,摘自一份日本方面的报道《一款二百万部销量的手机小说现在怎样了?》:
“曾经畅销200万部的手机小说现在无人问津。”
“这类小说易于阅读,文章短,换行多,台词为主,主要的读者层女高中生。”
“手机小说出版的作品多大成为畅销书籍……但这是前两年,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大部分的读者,已经用手机读完,作为纪念才会购买书籍。”
“手机小说比其它小说更适合做电影、电视剧和游戏。”
转回了一圈,不管是文学网站,还是移动创作APP,大家最终的发展路线可能都是影视剧改编。
文学没有收入,游戏改编跨度太大,而影视剧最为贴切。
作为最主流的大众消费方式的电视,以及作为具有最多受众的网络小说,二者的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不妨大胆设想作为此文结尾:
良莠不齐的网络小说开始建立自我循环、自我淘汰机制;只有优秀的小说能够拍成影视剧或自制剧;低迷的中国文化通过网络小说+自制剧的形式,开始勃发活力,向国外输出中国文化,与韩流、美剧分庭抗礼;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们的收入会变高,并且从低收入者变成体面收入者,盈利来源于影视剧改编收入、周边产品电商以及付费阅读;各大公司争抢好的IP,但IP只具备炒作的价值,真正有价值的还是有才华的作家(或者说有操守的作家,你是大写修仙穿越宫斗与意淫,还是愿意做一回金庸与古龙)。
此外,创业团队大量涌入短视频、自制剧领域淘金,文艺复兴或将始于2015?
尝试容纳文艺与科技。作者张小湖,微信号:494265541,微信公众号zhang-xiao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