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方芳从美国打来长途电话,告诉爸妈:欢迎来美国。
方园爸妈去公安局办护照。拍了照片,填了表格,将材料送进去,被告知护照一个月以后可拿。
美国那边,方芳将父母申请探亲签证材料寄出。
方园托在市公安局工作的老同学帮忙,办理护照加急手续,一个星期后爸妈就拿到了护照。
接下来,就去中信银行交了每人900多块钱的签证费,还买了专门的电话卡,开始往美国上海领事馆打电话预约面签时间。
两位老人坐在家里窗边的电话机旁拨电话。
这个电话好像很难打。打进去,问可以安排哪天。那边回答,到下个月20日之前所有的日子都预约满了,而20日以后的,你们明天再打来问问看。
结果第二天一早方园妈妈打过去,那边说,20日至23日的已约满了,你明天再打来问问以后还有哪天的。
一连几天,只要打进去,那边就说约满了,要求明天再打过来约,因为现在不知道后面一天的情况,所以只能明天再打。
方园爸妈的感觉是,这像极了当年困难时期去肉店买肉,大清早队伍排得老长,人人都踮着脚在向前张望,然而店门一开,肉立马就被抢光了,后面排着的人压根儿白搭。
不同于排队买肉买不到肉是不花钱的,这打电话排队每分钟收费却是超贵的,只要电话打进去,卡里的钱就沙沙地没了。那边告诉你明天再打,告诉你明天早点打,告诉你他也不知道明天约不约得到下个月底或者下下个月初的随便哪天,只能明天再打来问问看……这些字眼每一个都是需要钱的,在方园妈妈耳朵里,每一天他们都在刷走电话卡里的钱。没了没了,满了满了,再打来,再打来,再约,再约……
电话卡里
的100元,很快就没了。
方园妈妈又去中信银行买卡。她这么节省的人,打着打着,就不顾一切了,因为她感觉四面八方无数个人都在和她抢着往那个她无法想象的部门里打电话,就看谁跑到最前面,抢在别人之前对电话那头的人说第一句话。
现在每天早上8点钟,她就开始拨电话。她想,要是再早的话他们还没办公吧。她不去早锻炼了。她觉得这打电话可比早上快步走更像快步走,因为心里怦怦地直跳。
有一天方园回到家,看见两位老人在打电话,他们心疼钱的样子让方园对电话那头很愤怒。
他夺过电话筒,对那头说,你们这样子,卡里的钱都快没了,老人家的钱不容易,你们知不知道?
那头一定见多了这样的事,很职业地回答,人多没办法。
最后,终于约到了12月9日下午。方园爸妈松了一口气,他们说,那里可能真是天堂,去一趟真不容易。
在方园爸妈打电话约签证的这段日子里,方芳常来电话,但没详细说她家附近有哪些学校。方园在邮件里问了几次,方芳说,美国和国内不一样,学校都是很远的,开车出去都要一两个小时,也只有星期天让老公开车带自己去看。
方园说,那你已经看过的情况怎么样?
方芳说,去看了几所,一下子也判断不清,这边高中和国内的高中概念不一样,没有说哪所高考率如何高的,再说我这边周围还真的没什么朋友的小孩去读那样的私立学校,我又常待在家里,以前也没关心这方面的事,可能情况还真的不如中国国内的留学中介了解得多,你也可以同时去国内中介那边了解了解。
不过方芳表态,我一定会帮忙的。
对此方园是理解的。他说,你以后去那些学校时,拍几张照片传过来让我
看看。
方芳传回来了一些照片,也传回来了一些学校招生的表格,学费大多五六万美元一年。方园费劲地看着英文。周六回爸妈家时,说一点给他们听听。
接下来的周六,方园一进家门,爸妈就对他说,方芳来过电话,她的意见是关于朵儿留学这件事你们要慎重。
方芳说这样的女生到美国,她见过许多,花了爸妈很多钱,读的学校和专业一般,毕业找不到工作、找不到男朋友的挺多,青春期不在爸妈身边,美国文化与中国不一样,到时候两边都不沾,所以是有风险的,她就见过这样的女生。她说她能管管的只是小孩的吃喝,但如果把成长问题都丢给她,她觉得自己也有可能没把握。所以,这么小就出来不是时候。
方园知道,其实凭良心说,方芳讲得也没错,但不知为什么自己和爸妈此刻站在这屋子里,情绪和大洋彼岸的她有点对接不了。妈妈说,管都没开始管怎么就管不了了?爸爸说,找对象还早着呢,囡囡才多大,你怎么就知道她到时在那边找不到对象了?
方园的不爽在于:来找你是因为我们这里有问题,你那边也有问题这是一定的,但你得先了解我们这里的困境,再想办法看能不能解决那边的问题。那边的问题是价值观问题,而这边是生存问题,迫在眼前的问题。他有些极端地想。他感觉自己的情绪在飞速地奔进一条巷子,他知道这不太好,但他无法遏制自己地开始跑动。
接下来,屋檐下的三个人没多说方芳和留学这件事。因为反正爸妈也快去那边探亲了,先亲眼去看看再说吧。
妈妈给方园看她刚从超市里买来的笋干、梅干、果脯,以及棉布被单、床罩等等,说是带去美国给方芳的。
方园去厨房收拾一条鱼。他们没再多说什么,但空气里好像有了点奇怪的东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