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读书坊
返回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目录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 > 望春风 > 第一章 父亲 德正的新房

望春风 第一章 父亲 德正的新房

所属书籍: 望春风

    德正原是村里的一名轿夫。

    他出生后不久,母亲就过世了。他的父亲赵永贵是个酒鬼,每天靠挖树根得来的一点钱,差不多都被他换成了酒,喝到了肚子里。赵德正五岁那一年,父亲在吐了满满一钵头鲜血之后,趴在桌上死了。村里那些有见识的人凑在祠堂里一合计,就由赵锡光做主,把他们家两间破砖房变卖了。大部分钱用来还债,剩下几文铜板,连棺材都置办不起。最后,他们好说歹说,从更生的父亲手里买下了一个旧衣橱,把中间的槅板去掉后,将赵永贵的尸体斜塞了进去,草草安葬了。村里人觉得帮人应该帮到底。过了头七,他们就派人把赵德正送到了江北的高桥,让他去投靠开豆腐店的舅舅。没想到,不到一个月,赵德正又从江北回来了。多半是他娘舅嫌他累赘,不肯收留他。

    这么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连裤子都没有,成天在村子里晃荡,时间一长也不是事。几个好心人又来找赵锡光,让他出面拿个主意。那时,赵锡光因小老婆冯金宝刚生了一个死胎,心绪正恶,就对来人蹙眉道:“俗话说,救急不救穷。他们家的事,我已替他料理停当。他嫡亲的娘舅不要他上门,我有什么办法?随他去吧!”村里人只得转过身来去找赵孟舒。孟舒略一思索,就对来人建议说,不妨把这孩子安顿在祠堂里。看守祠堂的三老倌,八十多岁了,也正缺个帮手。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老人们因记挂着这个没爹没妈的小可怜,家里有了好吃的,总要匀出一点往祠堂里送。到了刮风下雪的冬天,村里穷人家的孩子也不一定个个都有棉裤穿,赵德正倒是一样都不缺,虽然是旧的,却也足以御寒。

    大概是因为吃百家饭长大的缘故,德正成年后反而比一般孩子长得敦实健壮。他是村里仅有的两个能把碌碡举过头顶的人之一(另一个就是赫赫有名的小武松)。他平常除了给人抬轿之外,偶尔也会在邻近各村给人打短工。有时,也会帮人抬棺材。赵德正平常不爱说话,但性情刚烈。不论哪家有事请他帮忙,他总是随叫随到,分文不取,村里人倒也心安理得。每个人心里的盘算都是一样的:既然众人合力将这个孤儿抚养成人,如今已经到了他回报村人的时候了,让他卖点力气,理所应当。

    转眼间就到了一九五〇年初。村里来了土改工作队。他们召集全村的男女老幼到祠堂开大会,推选农会主任。邻村为争当农会主任而打破头的事时有所闻,但在我们村,情况恰好相反。大会一连开了三天,就是无人愿意出头担任农会主任一职。工作队的干部们分头上门,挨家挨户地调查研究、说服动员,最终仍然一筹莫展。到了后来,就连村民大会都开不起来了,勉强到会的几个妇女照例是蔫头巴脑,一声不吭。工作队在村里呆了三个月,连个农会主任都选不出来,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情况逐级上报,一直报到县里的主要负责人严政委那里。严政委也不敢怠慢,二话不说,乘坐一辆吉普车,亲自来到我们村一探究竟。

    据说,严政委是从徐蚌战场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脑子里还有一枚弹片没有取出来,什么世面没见过?他在村里东转转,西逛逛,见到人就拉住他们聊家常,不到半天的工夫,心里就有了底。

    第二天早上,又开村民大会。村里的男男女女都想看看县里的大官长什么样,也不用敲锣,都早早地赶到祠堂里,听他讲话。严政委倒也没有多余的套话,一开口就单刀直入。他说:

    “儒里赵村之所以三个月还选不出一个农会主任,是有人暗中捣鬼。有人暗中捣鬼,是因为他自己想当这个农会主任。这些人从旧社会过来,总是用老眼光来打量我们共产党人。他们认为,只要给我们出个难题,让我们出个洋相,给我们一点难堪,我们的事情就办不成了!事情办不成了,我们就会回过头去求他。三请四邀,三顾茅庐,还要用八抬大轿去请他出山,来维持地方(严政委说到这里,坐在前排的几个小年轻,都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瞅着冯金宝。冯金宝则低声骂道:‘日你妈的烂屌芯子!看什么看?我脸上也没写着字。’)。好嘛,你不是要跟我们唱对台戏吗?我们就跟你唱一唱。你不是想让我们上门去求你当这个农会主任吗?我们偏不让你当!也罢,今天我们大伙聚在一起,先不选什么农会主任。选什么呢?就选村里最穷的人。你们村里谁最穷,就让他来当这个农会主任。本来嘛,新社会就是要让穷人当家做主,天经地义。谁最穷,谁就来当这个家,做这个主。”

    严政委的这番讲话,是由父亲后来绘声绘色地告诉我的。他说他记得一字不差,恐怕有点吹牛。但村里其他人的转述,也大致差不多。严政委刚讲完话,红头聋子朱金顺就第一个站了起来,嚷嚷说:“若要论我们村里最穷的人,那就是赵德正了。根本不用选,这个人,穷得叮当响,打小没爹没娘,可以说上无片瓦,下无寸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这一嚷,祠堂里传来了一阵哄笑。

    严政委倒是不笑,他和工作队的几个人严肃地商量了一阵,果真就招呼德正站起来“亮亮相”。可惜,德正那天不在现场。他送一个会弹琴的和尚回镇江的金山寺去了。据说,那天傍晚,赵德正从镇江回来,听说自己被选为农会主任,吓得腿都软了,半天不敢进村。

    确定了农会主任的人选之后,接下来就是民主评议。严政委让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随心所欲地发表意见。村里人大概一时半会还没从巨大的疑惑和震惊中回过神来,一个个都低着头,没人吭气。严政委见无人反对,正要宣布散会,一个年轻妇女突然红着脸站了起来(我婶子拉了她好几把,愣是没把她拉住),大喇喇地说:

    “我不同意!”

    严政委仔细地打量了她半天,随后就笑了。他问她为什么不同意,语调突然变得十分和蔼。那位妇女高扬着脖子,大大方方地说了赵德正不能当农会主任的几条理由,而严政委则耐心地逐条加以解释。她说,赵德正不识字。严政委就说,不识字没关系,可以慢慢学嘛!没有人生来就是识字的;她说,赵德正是个闷屁虫,要是上台作报告,保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严政委说,我小时候也不会说话,见了人就躲,没关系嘛,只要他不是哑巴,锻炼锻炼就好了;她说,赵德正出身微贱,靠村里人的施舍长大,现在反过来了,让他在全村人面前吆五喝六,发号施令,有点不太合适。这抬轿子的管着坐轿子的,自古以来没这规矩!严政委说,那好,我们今天就来破一破这规矩!她还说了些别的,严政委笑呵呵地都给她逐条驳了回去。

    最后,这个妇女看上去有点恼火,她扯着嗓子对严政委喊道:“照你这么说,这个农会主任,我也能当!”

    祠堂里又是一阵哄笑。

    严政委也笑了起来,“我看也没什么不可以。”

    三天后,乡长郝建文带着几个乡干部,来村里正式宣布对赵德正的任命,那名妇女也同时被增补为农会副主任。他俩很快就被送到乡里,在基层干部学习班培训了两个月。在这之后,赵德正换上了一身新衣新帽回到了村里,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农会主任。而那位妇女却被抽调到县里继续学习去了。一年后,她改任乡里的妇女主任。乡里就临时安排刚刚从部队复员回来的高定邦,与德正搭班子,当了他的副手。

    五十多年后,我在蚊声如雷的炎炎夏日写下上述这段文字时,内心感到了一种难言的痛楚。唉,世事变幻,鬼神不测,不说也罢。我相信,聪明的读者读到这里,多半已经猜到了其中的原由了吧。关于这件事的种种曲折,我们不久以后就会谈到。

    赵德正当上农会主任后,村里人不得不用全新的眼光来打量这个孤儿。他们说,赵德正天生就是做官的料。你看他一米八的身板,脸色阴沉地往台上一站,确实有一点不怒自威的气派。他平时不爱说话,反而成了他最大的优点——因为只要他金口一开,往往就是命令,容不得你去跟他讨价还价。念报纸和读文件一类的事,他是不屑于干的,全由高定邦代劳。他做起报告来虽说脏话连篇(据他自己说,若不带脏字,他连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居然也能条分缕析,把事情说得头头是道,一二三四五,点点不漏。连郝乡长都夸他“这狗日的,话糙理不糙”。后来,德正入了党,他的官职由农会主任变成了指导员和教导员,再后来人民公社成立,他就成了我们大队第一任支部书记。

    可德正也有一样不好:他习惯把自己的副手高定邦当家奴一般使唤。开始,定邦还能隐忍,再往后,就有点面和心不和。特别是当农会的另一名骨干梅芳嫁给了他弟弟高定国之后,三个人“连起党来”,开始公然与赵德正作对。到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高定邦撇开赵德正,成立了一个军事化的组织,名为“青年突击营”,高定邦自任营长。他们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成天挂在嘴边,村里人人皆知,叫做:“背起包,跟我跑!”

    后来,村子里有传言说,梅芳实际上同时嫁给了兄弟俩。她前半夜与定国睡,后半夜则由哥哥定邦享用。这多半是村里人闲极无聊而编出来的瞎话,根本不足为信。据说,这事首先是从小武松的老婆银娣口中传出来的。而银娣之所以知情,是因为她与村中几个胆大的妇女,有半夜潜入人家窗下听壁根的恶习。我记得去年秋末的一天,我的堂哥礼平不识相地向银娣求证此事的真伪,后者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巴掌在他脸上拍出了五道手印,仍觉得不解气,又在礼平的屁股上踢了一脚。这件事也是导致我婶婶和银娣多年失和的原因之一吧。

    一年春天,严政委来乡里检查工作,专门来到儒里赵村,看望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这位部下。他没有回到乡里去住宿,而是在赵德正居住的祠堂里过了一夜。那天晚上,春雷一夜未停,瓦缝中的漏雨打湿了半边床,两人索性披衣坐起,在昏暗的油灯下谈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严政委临走前,特地交代赵德正说:

    “老伙计,艰苦朴素是必要的,但我们共产党人也不是苦行僧。你琢磨琢磨,选个地方,给自己造个房子吧。砖瓦你自己想办法,木料我替你解决。”

    那个年代的官,说话还是算数的。严政委给大路林场的厂长打了个招呼,没过多久,厂长就派人给德正拉来了七八根粗大的圆木。这些木料长年堆放在祠堂院中的阅台上,任其日晒雨淋,木色渐渐发了黑。很快,阅台上的蒿草就把它们盖住了。

    德正一直没想为自己盖房。当他缠着郝乡长,要在村里办一所学校时,这批木料被他作为重要的筹码,与郝建文软磨硬套,“你看,建校舍的木料,我们都已准备齐了,只要上面批下来,我们可以立刻开工。”

    他在祠堂里住惯了,觉得这样挺好。可那些由新珍或银娣介绍过来的对象却不这么看。她们抱怨说,人长得丑一点倒也无所谓,若在破败、潮湿、散发着霉味的祠堂里成亲,不说别的,一想到旮旮旯旯里的那些老鼠、蜈蚣(说不定还有赤练蛇),就让人受不了。据说,三老倌当年就是晚上睡觉时被老鼠咬破了鼻子,得破伤风死的。父亲后来告诉我,当他第一次去半塘为德正提亲时,春琴的母亲一听说德正还住在祠堂里,就拉下脸来,皱眉道:“要是没有新房,所有的事都免谈!”

    窑头赵村有一个名叫骆金良的窑工,原先与赵德正一起给人抬过轿子,两人私交甚密。骆金良是个有心人。每当砖瓦出窑,骆金良就把那些缺边少角的断砖残瓦,悄悄地捡出来,堆放在窑厂边的一个草棚里。到了去年年底,他估摸着这些砖瓦足以建造三间大瓦房了,就让他女儿来到我们村给德正送信:砖瓦有了,新房可以随时开工。

    小木匠赵宝明对德正说,正月里天寒地冻,不宜大兴土木。可既然春琴已答应嫁过来,德正根本就不管这一套。元宵节一过,他的新房就在刚劲的北风中开了工。

    在随后的那些日子里,同彬已经在焦急地计算德正家上梁的日期了。他让我一旦打听到上梁的准确日子,就“马不停蹄”,立刻向他通报,“他妈的,上梁的前一晚,老子豁出去了!不睡觉等天亮,你呢?”同彬还说,要是等听到鞭炮声响起,再从床上爬起来冲过去,馒头和糖早就被人抢光了。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一过正月十五,德正家上梁的日子,已经成了我们唯一的指望。上梁时的情景,我们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得到:领头的木匠师傅赵宝明,嘴里叼着烟,耳朵上夹着短铅笔,牛逼哄哄,跨在大梁上,一边放着鞭炮,一边满天满地地撒下糖果、糕点和馒头,别提有多神气了!他把糖果撒向东边,人群山崩海啸般涌向东边;他撒向西边,人群又潮水般地涌向西边。这样的机会,谁愿意错过呢?

    德正的新房快要完工时,忽然停了下来。停工的原因,说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竟然是屋顶的椽子没有着落。按照银娣的意见,不如赶到乡里,给县上的严政委打个电话,让他再给大路林场的姚厂长批个条子,“弄它百十来根椽子回来”。可德正说,严政委早已不在县里了,他调到地区行署当专员去了。小武松觉得老婆的想法有点太过费事,“大队的树多的是,我连夜带人去砍,要多少有多少,这样最省事。你居着官,谁敢放个屁?”他们夫妇的主张,赵德正最终都没有采纳。他想出来的办法,在日后的几十年中,始终是村里人闲言碎语的话题之一。

    他让小武松带几个人把磨笄山上那些无主的坟包挖开,尸骨拾掇拾掇集中掩埋,棺材板剖开刨光,刷上桐油,就是现成的椽子。小武松一听有理,连夜就找人平坟去了。木匠们嘴上不好说,心里都担心沾上晦气,伤了阴骘,背地里把赵德正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个遍。

    把棺材板剖开做椽子这件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江北他舅舅的耳朵里。听说了外甥的这个荒唐举动,夫妇二人就坐头班船从高桥赶了过来。舅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一会儿说“用棺材板盖房子生下的孩子没屁眼”,一会儿又说“那么多无名鬼聚在你屋里,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过什么安生日子?你是我们嫡亲的骨肉,话不中听,都是为你好”。舅妈这么一嚷,舅舅彭传才也陪着笑对外甥道:“头顶上净是棺材板,这人呆在屋子里,跟躺在坟墓里有何区别?这事断断不行。你爹妈不在了,这事得依我。”

    正在一旁抽烟的小木匠赵宝明一直铁青着脸,听见老舅不停地絮絮叨叨,最后也失去了耐心,“你老人家现在知道做主了。当初,五岁大光屁股的孩子投到你门首,你怎么就不替他做主呢?你老不让他用棺材板做椽子,那就别废话,赶紧回家运一船木料来是正经!”

    一番话,说得老者面红耳赤,闭口无言。

    叫舅舅、舅妈这一闹,原本铁了心的赵德正此时也有点忐忑。一天晚上,我和父亲都已睡熟了,忽听见德正在院外叫门。我看见阁楼下亮了灯,随后是开门声。德正进了屋,先是骂了一大堆脏话,然后把舅舅、舅妈出面阻拦一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最后他对父亲道:“不如这样吧,你是算命先生,懂得命理阴阳。你给说句话,用棺材板做椽子,行,还是他娘的不行?”

    父亲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我静静地躺在阁楼上,心里暗暗替父亲着急,出了一身汗。我在心里说,这事若是让我来回答,应当怎么说呢?如果说行,那房子将来真是闹了鬼,责任就将由我父亲一个人来承担;若说不行,那么多的木匠泥瓦匠等在那儿,你让德正一时半会到哪去找那么多椽子呢?所以说,这确实是一个难题。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很快,父亲的回答就让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没说行,也没说不行,而是嘿嘿地干笑了两声,说道:

    “你们共产党人都是唯物主义者,连鬼神都会怕你们的。”

    德正一听,哈哈大笑,拍拍屁股,走了。

    在一场绵绵春雨中,德正家的新房悄无声息地封了顶。不论是我,还是同彬,都没能听见上梁的鞭炮声。到了这一年的国庆节,春琴就从半塘村嫁了过来,与德正成了亲。家家户户都随了礼,可因为人太多,酒席上坐不下那么多人,德正就让每家派一个代表来喝喜酒(当然,我们家和小武松家是例外,都是全家出动)。定邦和定国两兄弟没在婚礼上露面,由梅芳一人做了代表。她带来了一床被面、一对枕巾,也带来了一大堆阴阳怪气的刻薄话。

    在婚礼的前一天深夜,父亲让我把家里那头又肥又壮的母羊献宝似的牵到了德正家。到了第二天,这只羊作为宴席上仅有的肉类,很快被宾客们分食一空。按理说,大人在一起喝酒,我们小孩子照例是不许上桌的,但德正却一定要让我和父亲并排坐在一起,对于什么“父子不同席”一类的规矩,完全不予理会。按风俗,在宴席的末尾,新娘子春琴,得由德正领着,挨个给宾客们敬酒。当她来到我们桌前敬酒时,却板着脸,在众目睽睽之下,故意跳过我们父子俩,就当没看见我们。德正抱歉似的朝父亲笑了笑,也只得随她去了。

    当春琴端着酒杯,走到赵锡光身边时,赵先生拱了拱手站起身来,像是不经意地对春琴道:“新娘子今年贵庚?”春琴脸一红,转过身看德正。德正又回过头去看他的岳母。春琴的母亲正端着一盆豆腐来上菜,赶紧笑了笑,接话道:“虚岁二十一了。”

    赵锡光当时没说什么,可一下酒桌,就在村里四处放风说,春琴这孩子,最多不过十五六岁,还在长身体呢,“真是作孽,也不怕天打雷劈!”

    听见赵先生在河边大发感慨,正在院子里晒衣裳的老福实在听不下去,就冷笑着回了一句:“都说赵先生好记性,你们家金宝当年嫁过来的时候多大?”赵锡光一听有人跟他较真,提着虾网,趿拉着木拖,一猫腰,消失在燕塘对岸的树丛里。

    不过,赵锡光的话想必不会错。因为春琴嫁到我们村后,不到一年,个子又蹿高了一大截。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 > 望春风 > 第一章 父亲 德正的新房
回目录:《望春风》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者:关心则乱 2《很想很想你》作者:墨宝非宝 3《庶女攻略(锦心似玉)》作者:吱吱 4《繁花》作者:金宇澄 5《大江东去》作者:阿耐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