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读书坊
返回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目录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 > 双璧 > 正文 第202章 大结局

双璧 正文 第202章 大结局

所属书籍: 双璧

    是夜,月隐星稀,风从剑一样高耸锋锐的山壁间穿过,仿佛有呜咽鬼声。城墙上巡逻的小兵打了个冷战,总觉得林子里有眼睛看他,吓得忙捂住眼,心里默念不要抓我不要抓我……

    忽然,他的肩膀被重重拍了下,他吓得魂飞魄散,差点摔下城墙去,幸好有一双手拽住他。小兵惊魂未定抬头,看到面前站着剑阁唯一的女人——任校尉,旁边跟着她那如影随形、从不离身的爱慕者,哦,现在应当是未婚夫婿了……

    小兵意识到刚才拍他的不是鬼,长松一口气,这才想起来给任遥行礼:“参见任校尉。”

    任遥冷着脸,道:“巡逻时分,你怎么打瞌睡?”

    小兵很冤枉:“回校尉,小的没打瞌睡,只是看下面黑乎乎的,害怕有鬼……”

    任遥淡淡朝城墙下扫了眼,群山隐蔽在黑暗中,只有剑门关城墙上星星点点亮着光,犹如夜海上的孤舟,摇摇欲坠,静默孤独。任遥还是沉着脸,斥道:“你来参军,死都不怕,还怕鬼?”

    小兵被训斥得不敢抬头。相比于不苟言笑的任校尉,她的未婚夫婿就好说话多了,江陵拍了拍小兵肩膀,问:“你今年多大了?”

    小兵委屈巴巴说:“十七。”

    任遥一怔:“十七你们家就让你来参军?”

    小兵怯怯点头:“是。父母年纪都大了,每年累死累活也收不了多少粮食,我来参军,至少能给家里省一份口粮。”

    得知小兵年纪还这么小,任遥呵斥的话卡在嗓子中,不知道该不该说,江陵不动声色引开话题,道:“你还这么小,难怪怕鬼。看到前面那两面像剑一样的山壁了吗,据说是仙人降妖除魔的剑所化,因此我们这里得名剑门关。这世上即便有鬼,也近不了剑门关,你大可放心。以后执勤要警戒些,不能再分神了。”

    小兵这才知道剑门关的名字还有这般由来,敬佩地点头,神色终于放心下来,好奇问:“校尉,今夜不轮你们当值,你们怎么上来了?”

    江陵道:“我和你们任校尉睡不着,就爬上山看星星……好吧,其实是她担心这几天有情况,特意上来看看。”

    江陵察觉到任遥的眼刀,乖觉地改了口。任遥和江陵听到皇位又换了人时,心里都咯噔一声。他们经历过均州事变,知道剑南节度使已有异心,现在朝廷换了新皇帝,剑南节度使会不会以此为借口兴风作浪?

    任遥放心不下,这几天哪怕不轮她执勤,她也总要在城墙上转一圈。江陵没办法,只能半夜起身,舍命陪娘子。

    小兵得知任遥半夜了还自愿上来巡逻,佩服道:“任校尉,您可真负责。”

    江陵笑眯眯地应下:“那可不是。”

    江陵一通插科打诨,把原本严肃的训话气氛都冲散了。面对这么小的孩子,任遥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冷着脸提醒他警惕墙下,然后拽着江陵就走了。

    等走远后,任遥白了眼江陵:“我怎么不知道,剑门关外有仙人的剑呢?”

    江陵嘿嘿一笑,负着手,一颠一跳走在城墙上:“说给小孩子的话,你也当真?反正世间有没有仙人,不都是人来决定的吗?逆则阿弥陀佛,顺则人定胜天,求心安的话,较什么真。”

    任遥还是不满:“你那是骗他。他虽然才十七,但上了战场就是战士,他连鬼都怕,以后还怎么上阵杀敌?”

    “什么都需要过程,再说,你十七的时候,不也怕鬼吗?”

    任遥一顿,要说的话全都卡住了。江陵想起以前的事,越发好笑,道:“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刚认识时,你看到尸体就吓得走不动道,晚上回房时看到被窝里有个死人,你吓得腿都软了,我拉你时,废了好大劲才把你拽起来。”

    任遥听着咬牙,抡起拳头去锤他,江陵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躲。任遥和他在城墙上追打,心里也觉得意外。

    原来,他们已经认识这么久了。犹记得初识时,她十分厌恶这个一无是处的纨绔,现在,却要和这个人相伴终生。任遥再回想十七岁时的岁月,觉得一切遥远的像梦一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不怕鬼,不怕尸体,也不怕各种诡异事件了。若让现在的任遥回到飞红山庄,她肯定不会做出那些丢人的反应。

    可是,任遥最感谢的,恰恰就是十七岁那个任遥。要不是十七岁的她不甘人后,横冲直撞,抓住任何机会都直接莽上去,哪会有今日的她呢?

    原来,并不是她不怕鬼了,而是她长大了。

    任遥心有感慨,刚才江陵对小兵说他们上城墙看星星,被任遥毫不留情驳回,可是现在,两人走在坚实的城墙上,天地浩大,横无际涯,夏夜的风从山间穿过,沁沁凉凉,带着剑南独有的湿润,任遥倒有些遗憾今夜没有星光了。

    任遥举头看着天空,试图找到一丁点诗情画意的东西,可惜只有一片黑茫。江陵察觉到她的动作,安慰道:“没事,虽然没星星,但是有萤火虫。你看下面,像不像星星在树丛里游。”

    任遥顺着江陵手指的反向,看向城墙下,黑绿阴影中,确实有点点星光游曳,但任遥看着那些光点的轨迹,总觉得怪怪的。

    萤火虫为什么绕来绕去的,任遥凝神看着萤火虫飞舞的方向,心里猛地一惊。

    不好,它们绕开的地方,分明是一个人的形状。任遥心脏快速跳动起来,她装作没发现,另一手飞快拉了拉江陵。

    江陵正奇怪任遥怎么又掐他,他回头正要理论,却看到任遥表情不对。两人相伴多时,江陵很快猜出来任遥的嘴型,城墙下有敌人埋伏。

    两人怕直接折返惊动下面的人,装作打闹的样子,说笑着沿原路返回。小兵正凝神盯着黑暗,忽然见任遥和江陵去而复返,奇怪问:“校尉,你们怎么回来了?”

    火把上的光掠过城墙,小兵才看到任遥脸色极差。任遥沉着脸,一开口就是一个巨雷:“城下有人埋伏,你能不能守住这里,撑到我带人来?”

    小兵愣住了,脑子完全无法反应。江陵拍了拍小兵的肩膀,让他看黑暗中峰峦倚天、直入云霄的剑门,说:“以前由仙人庇佑这片土地,现在,轮到你了。你不用做什么,保持这个姿势盯着城门,不要惊动外面的人就够了。我和你们任校尉去叫人,很快就回来。”

    小兵看着江陵黑亮的眼睛,和任遥隐在火光中、冷硬坚毅的脸庞,一股热气从他心中升起,他也不知道自己哪来这么大的胆量,说:“校尉,你们放心去吧,我一定守着城门。”

    这种时候说什么语言都苍白,江陵目光诚挚,承诺一般说道:“有劳你了,我们一定带着援兵回来。”

    小兵站在城墙上,任遥和江陵走后,时间仿佛一下子放慢了。他盯着黑暗,明明城墙下黑漆一片,但他似乎看到了许多人形趴在地上前进,渐渐靠近城墙,立了起来。他手指不知不觉捏紧了枪,周遭的声音忽然放大了十倍,城墙下的蝉鸣声一声连着一声,叫得人心慌。

    小兵极力想让自己集中注意力,但越紧张,脑中无关紧要的想法越要冒出来。他想到自己老迈的父母,嫁去邻村的姐姐,不知道父亲的腿还疼不疼,姐姐在夫家过得怎么样……

    他想法没落,一阵寒气朝他掠来,小兵几乎以为是幼时姐姐拿鸡毛掸子打他时挥出来的风,但是这次鸡毛掸子没有落下来,因为他被一股大力猛地拽倒。他重重摔到地上,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只能呆滞地看着任校尉挥舞着几乎和她等身的长枪,枪尖带出来的风将夜空抽得呼呼直响,她抡着枪转了半圈,枪尖猛地一转,刚才那只箭以穿山裂石之势,返回楼下。

    噗嗤一声,一声惨叫从黑暗中响起,随即噗通坠地。江陵冲上城楼,拉着小兵站起来,问:“你没事吧?”

    小兵下意识摇摇头,这才反应过来,方才,他好像被任校尉救了。

    任校尉看着清清秀秀,除了黑了些,和寻常女子没什么区别,但舞起枪来,竟然这般厉害。

    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城下的人意识到偷袭暴露,也不再伪装,呼喊着他们听不懂的语言冲上来。任遥冷冷注视着墙下,说:“有敌袭,点火,擂战鼓。”

    原剑南节度使穆云平在巡视回城的路上被刺杀的消息传出来,西南哗然,穆云平的旧部们相互猜忌,各自为营,曾经铁板一块的剑南很快分裂成碎片。雍王联兵陇右节度使,招降和围城双管齐下,没一个月,穆云平麾下旧部接连投降,剑南道的城池和兵力重新回到朝廷管制下。

    等剑南道各地的烽火平息,书信能正常通传后,众人才知道,一个月前,吐蕃趁剑南道大乱,率夜偷袭剑门关。剑门关在没有援兵、没有支援的情况下,独自撑了一个月。

    平南侯任遥以一杆长枪杀敌无数,吐蕃士兵组织了数十次冲锋,均未能踏入剑门关一步。战况最惨烈的一天,剑阁外的三十里长廊上尸体垒着尸体,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壁立千仞,天开一线,连石头缝都浸染着红。任遥最初守在剑山中断处,后面且战且退,但哪怕退到剑阁城门,她都没让一个吐蕃士兵冲破防线,偶有漏网之鱼,均被后面的士兵补刀杀死。

    江陵就是她身后,最可靠的战友。冲锋时为她掩护,撤退时为她补刀,无论进退,从不分离。

    剑门关的战况再一次震惊朝野,有些老人渐渐想起来,第一任平南侯就是守城时身中百箭不肯退而闻名,时隔多年,任家枪的名声再一次在战场上打响,哪怕没学过枪法的人也知道了,任家枪进其锐,退其速,不动如山,动如雷震,走的是宁折不弯、遇强则强的路子。

    这一次,平南侯变成了老平南侯的孙女,任遥。

    如此刚猛的枪法,竟然是一个女子所使,一时朝野纷纷称颂任遥忠义,不坠其祖之名。这时候长安也终于腾出空来,皇帝公布穆云平和谯王勾结造反的证据,顺势解除穆云平亲故的军职,大封剑南关一战的功臣。此时正值剑南权力空虚,任遥的军衔飞快提升,隐有接手穆云平势力的趋势。

    任遥接到圣旨后,带着祖母从剑门关奔赴益州。圣旨来得急,她来不及好好和战友告别,匆匆踏上征程。走出剑阁隘口时,她不由回头,看向后方绝崖断壁,雄关剑门。

    短短半年,从被发配边关的罪臣,到侠肝义胆的功臣,人生之际遇,何其荒谬。

    祖母说得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须在意一时之得失,她只需要永远做好任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再爬起来。

    “任遥。”江陵扶着任老夫人登车,在前方冲她挥手,“该走了。”

    任遥挽了个枪花,像再熟悉不过的老朋友一般,将枪挂在腰后,快步追上来:“来了。”

    她步履轻快,向着她的亲人和伴侣奔去,无畏扎向莫测的前程。

    ·

    六月,剑南之乱基本平定。这半年中,长安忙于皇位交替,剪除韦后、安乐公主残余势力,无暇管理外州,全靠有李华章牵制,剑南才没有出大乱。

    等朝廷终于腾出手,有时间关注剑南节度使的问题,剑南局势已经基本稳定。皇帝看着密密麻麻的战报,长叹道:“二郎是个好孩子,要不是有他,谯王之乱,不知道要祸害多少百姓。这些年他在外辛苦了,快召他回来吧,我这个叔叔在长安里享清福,倒让小辈在外奔波,哪有这种事?长安有的是用人之处,他回来,也好替三郎分担些事。”

    朝廷的召令很快送达商州,既然皇帝有命,李华章也不好怠慢,他将剑南善后事宜交代好,就和明华裳一起启程,回京。

    赶路非常熬人,李华章不想明华裳太累,打算先回府休整一夜,等第二天再进宫面圣。所以他们入京十分低调,谁都没有惊动,车队进入长夏门后,静悄悄往雍王府驶去。

    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长安消息灵通的程度。两人中午到府,才下午未时,门房就报有贵客拜访。

    李华章本来不想理会,明华裳劝道:“她毕竟是你的姑姑,拒之门外不合适,见吧。”

    李华章见她脸色苍白却还为他着想,无奈道:“好吧。我去见她就行,你不想会客的话,就不用出来了。”

    明华裳眼眸微动,他怎么知道她不想见太平公主?明华裳看向李华章,哪怕刚赶路回来,他依然肤色雪白,不染纤尘,身姿颀长挺拔,一条玉带将霁青色圆领袍束起,端的是静水沉玉,回风流雪。

    他也正在看她,眼眸静澹如湖,里面似乎有她看不懂的神采,明华裳没有再深究,笑着道:“好呀。”

    李华章换了衣服到前厅,太平公主已喝了半盏茶。以太平公主如今的权势,很少有人敢让她等了,但太平公主没有丝毫不耐,她看到李华章进来,笑着起身迎上来:“二郎,你回来了。快让姑母看看,似乎又瘦了,这些日子,你在外面受苦了吧。”

    李华章避开太平公主的手,规规矩矩行礼:“拜见姑母。服从朝廷调令,没什么辛苦的。”

    太平公主的手落空,怔了下,不动声色地收回来,笑道:“你这个孩子,还是这样守礼,自家人,哪需要这样生分。”

    “不敢当。”李华章依然疏离冷淡,道,“姑母请坐。”

    太平公主笑了笑,施施然回到座位。等两人做好后,太平公主拿起茶盏,修长的指甲拂过水面,不经意道:“二郎,你这次回来,有什么打算?”

    李华章道:“没什么打算,一切都听朝廷安排。”

    太平公主笑了:“你这孩子,朝廷还不是人安排的。要我说,你这次回来就不要走了,外州哪比得上长安。上次韦后将你调到商州的时候,我就很不高兴,只是三兄糊涂,一昧偏信他那妻子、女儿,后来果然被这两人害死了吧?经历这一遭我算是明白了,权力啊,还是要掌握在信得过的人手中,万一出什么事,不必求人。”

    李华章静了静,不再陪太平公主做无意义的戏,直截了当问道:“姑母,您到底想说什么,直说了吧。我妻子身体不舒服,我想早点回去陪她。”

    太平公主的笑容微微一滞,李华章还是这种性格,直来直往,不通人情。她垂眸笑了笑,索性也不浪费时间了,悠悠道:“我还是那句话,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呢?莫非,真的一辈子当个出生入死,替朝廷排忧解难的藩王?”

    李华章挑挑眉,反问道:“有何不好?”

    太平公主抬眸,眼中的光精明尖锐,道:“你当真甘心吗?你的才能不下于任何人,为什么要低人一头,一辈子听人号令?你的祖父是皇帝,祖母是皇帝,父亲是太子,两个叔父皆临朝称帝,你就没想过,你也可以君临天下吗?”

    李华章静静注视着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以为他心动了,再接再励道:“你放心,我会帮你。要是我没猜错,玄枭卫应该在你手里吧?我原本以为母亲死了,虎符失踪了,玄枭卫势必要成为一滩散沙,我正好收为己用,没想到玄枭卫虽然低调,但其中自有秩序,那是我便猜到虎符易主了。母亲的心腹连我也不甚清楚,我一直在找幕后之人是谁,没想到,那个人竟然是你。”

    太平公主轻笑一声,自嘲道:“母亲竟然如此信任你,枉我自信了这么多年,觉得母亲最倚重我。兴许这就是缘法,玄枭卫是我建立的,现在却在你手里,看来上天注定我们要合作。母亲将玄枭卫留给你,说明她视你为继承人,我们应当联合起来,夺回帝位,方不负母亲的期待啊。”

    太平公主说着激动起来,眼睛中光芒灼亮,野心勃勃,热烈几乎化为实体,教人无法直视。李华章收敛视线,嘲讽地笑了声。

    何其熟悉的情形,景龙元年在上阳宫时,则天皇帝也和他说过类似的话。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她们都不是真心认可他,而是想利用他。

    则天女皇想利用他复辟,而现在,太平公主想利用他斗倒太子。一个没有继承权力,却拥有一个美誉天下的父亲,被全朝高高捧起的前太子遗脉,是一个多么趁手的工具。

    李华章忽然觉得无比厌倦。曾经他看史书时,觉得那些不顾天下存亡、只知道争权夺利的当权者是个人品行不好,学识不够丰厚,或者身边没有诤臣,现在他明白了,无关品德怎么样,当那个人登上皇位,就会被异化成权力怪兽。

    他亲眼看到他的祖母、叔叔踏上这条路,现在,轮到他的姑母了。

    耳边太平公主还在喋喋不休,她越说越激动,抓住李华章的手臂道:“这次你在剑南立了大功,正是最好的机会。明日我随你一起去宫里见皇兄,别的话你不用多说,我来帮你请封……”

    李华章打断太平公主的话,说:“姑母,不必了。解决剑南节度使是许多人通力合作,远非我一人之功。如果没有谢济川在长安替我说话,及时为我送去调兵圣旨,如果没有任遥和江陵在剑南关挡住外敌,没有陇右节度使倾力相助,没有我的妻子为我扫除后顾之忧,剑南之患,都不会是现在的局面。穆云平和谯王没造成大祸是万幸,但是,这样的幸运不会每一次都青睐大唐。说到底,要不是谯王勾结外臣,穆云平不会参与皇子夺嫡,后面也不会被逼得不得不造反。这次之祸俱是李家人引起,李家愧对苍生,我哪还有脸面要求朝廷封赏?”

    太平公主挑眉,没法理解李华章:“这不是没有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吗,你何必内疚?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连请功都不积极的,放心,有我在,断不会让人抢了你的功劳。

    太平公主话中的别人,基本可以特指太子了。李华章再无耐心,寒着脸说道:“姑母的好意,恕我无福消受。太子虽然年轻,但心有韬略,处事有章,会是一个很好的君王。我此生唯愿与妻子厮守一生,不想为无关之人、无用之事浪费光明。等明日,我会和圣人请命,远赴幽州。我的妻子还在不舒服,就不多留姑母了,姑母请。”

    太平公主怒气冲冲走了,明华裳在后院听到前厅发生的事,静了静,对李华章道:“你说话也太不中听了,她毕竟是你的姑母。”

    “那又如何。”李华章伸手探了探明华裳额头,确定没烧起来才放下心,为她端来解暑的汤药,“我说过,若有人对你不利,我必与他不死不休。她曾想过暗杀你来保我,她这般践踏我所爱,我为何还要与她维持亲戚颜面?”

    明华裳怔了怔,仔细看向李华章,几乎以为他知道了她曾做过一个预知梦。但又觉得不应当,她没有和任何人说过,李华章怎么会知道呢?

    明华裳心里想着事,不留神灌了一大口汤药,差点吐出来。她一边就着李华章的手喝水,一边说:“我这不是没事吗?太平殿下权倾朝野,你得罪了她,绝不是好事。”

    李华章轻轻拂去她鬓边湿发,目光悠远,像在庆幸又像在害怕:“幸好你没事。有些时候我做梦,常常觉得,我曾失去过你一次。”

    明华裳眉心狠狠跳了跳,继续埋头喝药,当没听到李华章的话。幸而李华章也没有深入,继续耐心喂她喝药。

    好不容易喝完一碗药,明华裳摊在榻上,正装病和李华章谈判,要求吃一大碗冰沙,突然又有下人来报,说东宫有客至。

    李华章不为所动,正要让下人传话谢客,明华裳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说:“你快去吧,我要休息了。”

    李华章皱眉看着她,自己都不抱什么希望,重申道:“你差点中暑,应当清淡饮食,不要吃冰的东西。”

    明华裳用力点头:“我知道了。”

    要吃冰的东西。

    李华章一步三回头地走了。他担心明华裳,不由对这位不速之客生出些许烦躁。他转过回廊,远远就看到一个青色身影在喝茶,来人听到声音回头,瞧见李华章的脸色,挑眉笑道:“我知道我不受欢迎,但你也不用这么苦大仇深吧。”

    李华章连客套话都懒得说,直接问:“你有什么事吗?”

    “没事就不能来了?”

    李华章站起身就走,谢济川赶紧拦住:“别别,外面天这么热,我出门一趟不容易,好歹让我把话传完,省得我下次再来。”

    李华章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倒毫不遮掩。”

    谢济川坦然撇茶,说:“太平公主刚走,我就来了,即便我找一打借口,你还能猜不出我的来意?”

    李华章站在原地不动:“我以为,上次我们已经说清楚了。”

    谢济川抿了口茶,漫不经心道:“上次是我问,这次,是太子想问。你们这是什么茶,堂堂雍王府,待客就用这么次的茶叶?”

    李华章知道这场谈话一时半会不会结束了,他慢慢走到主座上坐下,拍了拍衣袖,淡道:“也可能是招待你,不需要用太好的茶。”

    谢济川眉梢动了动,他将茶盏放下,要笑不笑呵了声:“你还是这么会说话,难怪太平殿下出去时脸色那么差。”

    李华章不咸不淡回敬:“你们消息可真灵通。”

    “不敢班门弄斧,只不过雍王殿下要回长安了,这么重要的事,东宫不得不留心。”

    “你没必要试探我,上次我和你说的话,句句发自肺腑。”李华章说道,“剑南之乱虽然顺顺利利平息了,但是我写信求助陇右节度使助我出兵时,一直在害怕。如果,他不同意怎么办?如果,他和剑南节度使里外勾连,临阵倒戈怎么办?”

    “陇右节度使是忠臣,不会不同意的。”谢济川道,“要不然,则天皇帝也不会将他放在陇右。”

    “可是,必须要借助一个节度使的手牵制另一个节度使,本身就是最大的危险。”李华章说,“如果有一天,朝廷势弱,他们不再听朝廷命令了呢?”

    谢济川挑挑眉,神情依然冷静淡漠:“可合纵连横,引发他们互斗,朝廷居中调停,便可保社稷太平。”

    “这样保下的社稷,是皇帝和宰相的社稷,而不是万民苍生的社稷。”李华章说,“真到了那一天,节度使之间相互征战,百姓将永无宁日。这次剑南之战,我深感受制于人,与其期待外人每一次都会施以援手,不如将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谢济川有些意外,抬眉道:“你是想……”

    风穿过窗宇,一股年岁久远的墨香似有似无扩散,李华章就坐在这阵暗香中,背后“明德惟馨”的匾额还是章怀太子亲笔所书。他姿态随意,目光像苍山负雪,星垂旷野,澄净得坦坦荡荡:“我和裳裳在路上商量过了,哪怕我们无心争位,只要留在长安,天底下的野心家就不会死心。与其让全朝臣子不敢安心投靠太子,不如就此离开这个漩涡中心,远远往北方的幽州去。只要我们走了,以太子之能,以你之才,定能天下为一,政令通达,莫不从服。明日面圣时,我会亲自和圣人请命,去幽州做节度使,此后若长安有难,定千里驰援。”

    谢济川抿了抿唇,他奉太子之命来试探李华章,但真的试探出他们期待的结果,他却并不觉得高兴。谢济川道:“可是你的家人都在长安,你们就此走了,家人怎么办?”

    “我和裳裳早就商量好了,她从小在镇国公身边长大,受尽父兄宠爱,明雨霁却流落在外,饱尝人情冷暖。以后,该轮到她去外面闯荡了,镇国公府的爵位和财产都归明雨霁,如何处置,皆听明雨霁安排。明雨霁想留在长安照顾镇国公就留在长安,她不愿意,那我和裳裳就将镇国公接到幽州,为父亲养老送终。”

    谢济川嘴唇动了动,还想说什么,最后自己都觉得没意思。李华章为了让太子天下归心,主动远走幽州来表明立场。这是最好的局面,两人不会闹得一死一伤,太子能安心继位,还能稳固边疆,东宫面子里子都得利,他再挽留,岂不是假惺惺?

    为什么明明理智上觉得再好不过,他心里依然会难受呢?

    谢济川头一次觉得无话可说,他安静许久,起身对李华章拱手,只能说出单薄的:“保重。”

    说完,谢济川折身朝外走去。李华章叫住他,隔着回廊树影,说:“别忘了你之前答应过的话。以后,我在外为将,守护边疆,你在朝为相,辅佐君王,发政施仁,缔造一个太平盛世。如此,才不负你我寒窗十年,相识一场。”

    谢济川脚步微顿,树叶在他头上沙沙作响,他忽然想起在商州时,也是在寂寂无人的廊下,谢济川说服李华章称帝,李华章却要放弃。谢济川有些生气了,疾言厉色道:“但你怎么知道,你主动退出,其他人会领情?若你没有掌握高位,你做的这些事只是一厢情愿。万一下一任当权者荒唐而猜忌,你连自身都保全不了,谈何天下太平?”

    落雪萧萧,李华章负手站在雕栏前,看着明华裳和江陵打闹,一阵风卷着雪穿庭而过,他恰逢此时转头,一粒雪落在他睫毛上,他神色是从未有过的认真,对谢济川道:“所以要拜托你,回到长安后另择明主,施展才华,一定要在朝中占据高位,让寒门子弟有头可出,让贤臣才子各在其位,让驻守外地的良将,不要忍受无端的猜忌。”

    谢济川眯了眯眼,两人聊了那么久,许多内容都算不得愉快,唯有这一刻他有些生气了:“你这是,划清界限?”

    “哪有。”李华章负手而笑,像儿时那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记得以前写文章时,你总是想当一代名臣,而我却想行千里路。或许这就是冥冥中自有注定,长安不需要雍王,但广袤的外州却需要很多能官贤吏。只有在朝廷的人是你,我才敢安心在外,替大唐守疆拓土。”

    明华裳打不过江陵,逐渐落于下风,李华章光明正大偏帮,两人擦肩而过时,李华章轻声说:“以后,就拜托你了。”

    他的安危,就全权交付与谢济川了。

    当日之言,犹在耳边,谢济川以为他只是开玩笑,没想到,他真的要走,一走就是遥远的幽州。

    谢济川没有回头,冷冷道:“谁的安全谁负责,我管不了。幽州偏远,多发战事,你自己当心,别死在外面。”

    李华章轻轻一笑,道:“好。”

    东宫,太子听到李华章想去幽州做节度使,愣了下,转瞬明白了李华章的意图。他沉默良久,长长喟叹:“二兄高义,原来,是我小人之心了。”

    太子很感动李华章做出的让步,他有法统在身,又有谢济川辅佐,只要李华章不参与太子之争,太平公主不会是太子的对手。太子对自己的做法十分惭愧,发话道:“二兄于江山、于社稷、于李家都有大功,以后雍王府所需所求,不得怠慢,待二兄走后,多照顾镇国公府。”

    谢济川跟着东宫诸臣,垂眸叉手:“喏。”

    李华章说话算话,第二天一早,就进宫和皇帝说了要去幽州的事。皇帝听到李华章又要走,十分不舍:“你回来都没住几天,怎么又要走?你若想去外地练手,我在长安周围给你找块地方,何必去幽州那么远?”

    李华章行礼道:“正是因为偏远,才需要臣去播布汉家文化,推行大唐政令。圣人,穆云平前车之鉴,不得不防,还请圣人多注意各道节度使,勿养虎为大,终成祸患。”

    皇帝知道李华章是不想掺和朝中太子之争,主动为他的儿子让路。他心中五味杂陈,这个孩子,和二兄太像了,二兄始终践行着君子之德却不得善终,现在,他不能再让李华章走上和二兄同样的路了。

    或许去幽州,远离长安这个是非之地,还能大展拳脚,尽情施展抱负,对一个君子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

    皇帝没有再执意让李华章留在长安,叹道:“你这个孩子啊,总是这样有主意。你既想明白了,那就去吧。你打算何时回来?”

    李华章抬手,对着高位上的皇帝郑重下拜:“盛世便归。”

    ·

    圣人首肯,太子放话让六部一切以雍王的要求为先,李华章的调令很快拿到了。出城那天,太子携文武官员出城相送,李华章在前方寒暄,明华裳躲开应酬,来和镇国公告别。

    明雨霁扶着镇国公,已埋怨了好几天:“你怎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都怪李华章,早知道就不让二娘嫁给他了。”

    苏行止今日也陪着镇国公府过来了,他听到明雨霁的话,十分无奈:“雨霁,人家是夫妻,你不要胡搅蛮缠。”

    明华裳笑笑,说:“不怪他,是我想去远方看看。姐姐,以后家里的事,就多仰仗你和苏兄了。”

    明雨霁白了明华裳一眼,道:“仰仗他干嘛,家里什么事不得我做主?”

    “我错了我错了。”明华裳连忙道歉,“以后就有劳姐姐了。等御史台不忙的时候,你和苏兄带着父亲去幽州,我们一起去塞外看草原。”

    年初,谢济川、任遥、江陵相继离开后,明雨霁陪她住了几天,也赶紧回来照应镇国公了。从那之后,苏行止就常陪在明雨霁身边,两人似夫妻也似兄妹,明雨霁没有主动和明华裳说,明华裳便没有问他们现在是什么关系。想来,等明雨霁愿意承认的时候,会告诉她的。

    苏行止正要应承,明雨霁嗤了一声,不屑说:“为什么要等他,我和父亲常年有空,想去就去了,为什么要照顾他的时间,平白受拖累。”

    明华裳这么玲珑善变的人都被堵住了,苏行止不气不恼,主动道:“雨霁说得没错,御史台闲时较少,若是等我,恐怕许多事都耽误了。雍王妃若是想家里了,随时来信,我请人护送镇国公和雨霁去幽州。”

    明华裳没来得及插话,果然明雨霁说:“为什么要你请?我不能请吗?”

    镇国公哈哈大笑,说:“行了行了,这种事哪能让你们小辈操心,我来请。裳裳,太子和二郎都在那边等着呢,你去吧。去了幽州好好治理,好好破案,为父在家里,等着你们名扬四海。”

    明华裳早就和家人道过别,也知道这不过是暂时的分别,以后肯定能再见,但真到了这一刻,她还是哽塞了。她用力憋回眼睛中的泪意,抬手,郑重向镇国公、明雨霁行礼:“我走了。阿父,姐姐,保重。”

    镇国公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发,就催她上车。明华裳三步一回头离开,明雨霁扶着镇国公,不断向她挥手,苏行止默默守在明雨霁身边,同样目送她离开。突然,明华裳的手被一只修长有力的手掌握住,她回头看到李华章,李华章站在阳光下,肩上日月花纹灿灿闪动着金光,秀雅绝伦,俊朗无双。

    李华章耐心温柔地看着她,眼神似在告诉她不用急,如果不舍得,可以多和家人待一会。明华裳深吸一口气,抬头笑着看向他,坚定道:“我好了,我们走吧。”

    李华章低低应了声,回头看向镇国公的方向,隆重下拜。明华裳跟着李华章一起行礼,拜别父亲。

    镇国公看着这一幕,眼眶不受控泛湿。他还记得刚把李华章抱回来的时候,李华章都不及手臂长,和明华裳并肩放在一起,两个孩子都弱弱的,像猫一样小声哭。一转眼,他们长成了郎君、娘子,有羽翼也有理想,足以去探索属于他们的天空,不再需要他的保护了。

    真好,三个孩子都长成了最美好的样子。如此,他也无负太子了。

    镇国公眼睛已经湿了,却还是笑着,示意明华裳快上车。明雨霁和苏行止站在旁边,无声陪伴着镇国公。

    李华章扶着明华裳登车,清点好队伍后,就翻身上马。他回头望向城门,太子、谢济川等人都站在城墙下,浩浩荡荡,静默无声。

    他想起刚才在无人处,谢济川问他的话。谢济川问他:“你放下权力后,不担心我或太子出尔反尔,派人追杀你吗?”

    当时很快就来人了,李华章没来及回复,现在他在马上,遥遥对太子拱手。太子很快回礼,同样拱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华章的答案是,不担心。

    大唐已经内乱太久了,从高宗末年,到周武篡唐,到中宗复辟,到韦后乱政,好不容易相王登基,太平公主又掀起太子之争。太多野心家出现在这个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李华章相信,仍然还是有有识之士,能超脱一己之私、党派利益,真心为国为民,做出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决定。

    哪怕在漫长的动乱中,朝中依然不缺这样的人,狄公、谢济川、任遥、江陵、苏行止、韩颉、玉琼……那些无名无姓、未被知晓的人,只会更多。

    则天皇帝实在是一个很擅长识人的人,她为朝廷挖掘、储备了许多人才,大唐不缺才子,也不缺忧国忧民的政治家,距离盛世,大概只差一段齐心协力的接力赛。

    如果他的离开,能促成这一天尽快来临,他甘之如饴。

    李华章和太子对望,李华章轻轻一笑,策马向前,太子也未曾作秀什么。

    这是两人无声的盟约。君子之盟,两人再不相见,各安一方,太子在朝为帝,带领大唐步入太平盛世,四海晏平,只要他能做到,李华章就甘心为臣,一生为朝廷守护北疆。

    李华章相信,一个盛世皇帝,有这样的气量。

    何时归来?

    盛世便归。

    ——《双璧》正文完。

回目录:《双璧》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