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伤城
胤禵重新踩着寒风而去,留下我一个胆战心惊的想了又想:胤禵之前说过的话已经表明他在自立门户,就算仍然需要八阿哥九阿哥的力量帮助,终归只是互相利用,所以拿得棋子在手,总比交到别人那里更合适,他应该不会把我交给九阿哥才对。
虽然如此,我还是不安了一整天,刚入夜,胤禵照例来给我换药,还破天荒的陪我吃晚饭——之前大概是为了避嫌或者不让我尴尬,他除了换药之外都不会和我单独相处。
晚饭后,他唤丫鬟多掌灯,直到把屋子都照得明晃晃的,又在我坐的软榻前摆起一张屏风,我不知道他想做什么,正在奇怪,他又说:“去叫胡师爷来。”
不一会,有人在门外磕头:“胡延清给大将军王请安。”
“胡先生不必多礼。快请先生进来,看茶!”
待两人坐定,胤禵笑道:“先生快尝尝这茶,是我走的时候儿刚进到九哥府里,九哥特意送我的,不要说在这大西北,就是在京城也不是容易喝得到的。”
那师爷干笑几声,勉强举杯抿了一口,问道:“大将军王给胡某备好了画具,不知是要画什么?胡某在画上很是普通,恐有碍大将军王观瞻啊。”听声音颇为局促不安。
“啪”一声,应该是胤禵拍了一下那人的肩膀:“我说老胡,你再瞎谦虚小心我拿大板子打你!你在九哥府上多年,我们兄弟自小就熟知你,就是现在,我们兄弟几个的门人里头,你的工笔人物花鸟和八哥府上汪先生的水墨山水仍是最看得的,我如今得了件宝贝,又因许多关碍,不便给九哥捎个书信言语,所以指望先生替我画上几副画儿,还要拜托先生亲自替我送回去给八哥九哥看看——两天后,按六百里加急派兵送你。”
“这……”那师爷似乎突然松了一口气,却又像是满腹疑窦,陪笑道:“大将军王,不知是什么宝物,连副画儿都这般要紧?”
“要说什么宝物,胡先生,大伙儿都知道,我们兄弟里头,最讲究的就是九哥了,有几个东西他看得上眼的?你可还记得康熙……五十一年吧,对,就是先头良妃娘娘薨逝那年,八哥得了整块儿的这么大的羊脂玉,九哥不知怎么的看上了,硬是要去,自己一手一脚刻了个小人儿?”
“哦……记得记得。”这胡师爷听胤禵说起玩物,连忙凑趣:“要说,九爷在金石篆刻上不甚了了,可那刻成的玉人儿竟然十分韵致动人。大伙都以为刻的是观音菩萨,九爷说不是,也不让人碰,自己倒是时常把玩……”
“就是那个!你们不知道,就我们兄弟几个在的时候,八哥笑他说,刻的那人不是菩萨,倒是个魔头啊!……呵呵,如今这个玉人儿也好,魔头也好,偏变成真人了,你说可巧?”
说着话,胤禵领着一个人转过屏风,对那人笑道:“说笑了,见过这位主子吧,这两天,你就给我好好儿画上几副,有了画儿,见着九哥的时候就什么也不必说了,我保证九哥会重重赏你。啊?”
这位胡师爷四十来岁,白面微胖,只看了我一眼,听胤禵这么说就慌忙跪下请安,一副受气的奴才像,但又并不十分讨厌,看着倒有些可怜。听他们刚才的话,我猜想这就是胤禵之前所说,所谓“被收服的九哥放在这里的眼线”了。
但这胡师爷当时就摆开架势,由胤禵亲自瞧着画了一副,画面工整细致,线条流畅,画中人面貌也很像我,只可惜怎么看都有些空洞无神,完全无法和邬先生的画相比。我觉得这一是画师本身心态的缘故,二则,这人才第一次见到我,被胤禵说得又不敢多看我几眼,笔下没有神韵也是正常的,但胤禵看了很是不满:“不好不好,眉眼气度上差得远了!这画儿哪能给四哥九哥看?”
“四爷?”胡师爷愕然。
“是啊……你记着,给九哥看了画儿也不用说别的,就说,四哥已经知道了,我胤禵不好偏了四哥,故请八哥、九哥、十哥几位哥哥们,代我请四哥来赏画儿,哈哈……”胤禵越说越好笑,又对胡师爷说:“你这副肯定不行,明儿后儿你就专心来画,要是画得不好……你知道我那九哥是有些脾气的,四哥也是个深沉人,他们看了不喜欢,我也保不住你啊……哈哈……”
胡师爷越发莫名其妙,被笑得脸都黄了,手里还拿着笔愁眉苦脸的直发愣。
折腾到夜深,胤禵才让大家散了各自休息,第二天细雪飘飞,那个胡师爷一大早就已经守在外面,等着我梳洗用膳毕,说是要跟着我以便作画,一面又怕我怪罪,点头哈腰的好不可怜。
画了一天,有了三副,胤禵晚间又过来看时,仍然说不好,胡师爷大概以为胤禵是有意刁难他,额上都急出一层汗,半天才呐呐道:“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啊,十四爷。”
“唔?”胤禵一听,又是点头又是笑,“老胡在九哥府里待得最长,有这个急才是最要紧的,说的是!可不是‘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①?明儿再画了好的,就写这个!”
第三天,胡师爷亦步亦趋跟了我一上午,下午我睡午觉起来,丫鬟告诉我说胡先生画了好漂亮一副画儿,去旁边画室中看时,果然挂起了一副新画晾着,还在伏案挥笔做另一副。已经完成的画儿,背景是在室内,因为室内烧得极其暖和,我只穿着寻常素净秋装,一手拿着书,任由丫鬟给我梳理头发,表情却在走神,眼睛也漫不经心不知道看到窗外什么地方去了,不但情景自然,画工也很出色,虽然在我心中仍然远远不及邬先生,但也无可挑剔。
果然,晚间胤禵来看时,虽然好象仍然有所不满,但也勉强觉得够资格拿回去给“四哥九哥”瞧瞧了,当即亲自提笔在一副画上写下“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又在另一副多吉抬着我赏雪的画上写上“皑如山中雪,皎若云间月”,写完搁笔还看着我的反应一笑。
用送文件的硬牛皮筒卷封好了两副画,打上蜡封和火漆印,胤禵对胡师爷说:“那就辛苦胡先生了,封的时候你在,九哥亲手开的时候你也要在,哎!老胡别发愁啊,你回京领了赏,我还等着你回来呢,八哥九哥他们请四哥赏画的时候是什么情景,说了些什么,你都别忘记了,我等你的信儿!明个一早自会有人去接你上路,去吧!”
胡师爷捧着东西躬身退出,胤禵也跟着踏出房门,站在屋外雪后清寒的空气中,他却又停下,负在身后的双手犹疑的互相交握,抬头看天,又转身看我,似乎想问什么,但我已经在催着丫鬟关门,他终究低头走了。的94
西宁到北京寻常赶路要一个月,但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到底不同,一个月之后,胡师爷就回来了。胤禵单独见了他,有些什么言语我无从得知,还是胡师爷押着一队人往我住的院子里搬箱子,我才知道他已回西宁。
“主子安好,这些都是八爷九爷吩咐给您带来的东西……”
这天没有下雪,我让人搬着暖靠椅,浑身拿大毛雪衣裹得跟熊似的,正坐在曲廊下“晒”雪看书,听人通报说胡师爷来了,待他行礼,见他原本白胖的脸都冻得发红皲裂,正要道几声辛苦,问他何时到的,他身后一个押队伍的军士已经大声唱念起单子来了:
“……金碗二对,金抢碗二个,金匙十把,银大碗十个,银盘二十个,三镶金象牙筋二把,镀金执壶一把,镀金折盂一对……”
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静听下来,吃穿用玩,无一不缺,从纱绢锦缎到大毛衣裳,四时服饰俱全。
“……仁济堂大夫一位,秦弋楼大厨一位。”
两个军士分别带着大夫和厨师来见礼时,我还在惊讶,那长胡子的老者想必是大夫了,不知是冻的还是怕的,十分瑟缩,旁边那位中年黑胖男子大概就是什么厨师了,他们看上去都是一副认命的样子,明显可以感到勉强之意。
“这算什么?”我心中别扭莫名,脱口而出。
众人没想到我一开口竟语气不悦,倒好奇的偷偷看我,纷纷立在原地不知该如何,还是胡师爷左右看看,过来躬身答到:“主子,这都是九贝勒爷特意给您请的,仁济堂姚大夫对外伤十分在行,有些独门方子也是奇效卓著,在京城无人不知啊!九贝勒爷说让他来看看,务必让您少受些伤痛之苦。还有秦弋楼这位大师傅,前些年从金陵来京城时,烧的杭州菜美味轰动一时,九贝勒爷说西疆食物粗糙,吩咐给您弄些可口的江南小菜点心的……”
胡师爷一边说,一边点头咋舌,其他人也个个附和发出喟然羡慕之声。我自认是个没有脾气的人,尤其是在这古代,要么沉重得让人出离愤怒,要么被呵护着毫无脾气可发,我好象十年都没有生过气了。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站在雪地里一脸茫然的两个陌生人,一联想到又是九阿哥为自己的一点小念头就强权改变别人的生活,我就怒从心头起。
“两位千里迢迢辛苦了,是我连累了两位,我定当请大将军王好生送两位回去。”我先和颜悦色对那两个人说。他们不明所以,反倒有些惶恐,那个厨师跪下答道:“主子这是嫌弃小的吗?小的奉九贝勒爷命前来伺候主子和大将军王饮食,是小的主上积德,秦弋楼又多添了一道金招牌,小的定当尽心竭力,还请主子不要赶我走!”
他这么说,那个大夫也一起跪了下来,胡师爷也凑趣到:“主子,我走得急,回京就待了两天不到,九爷连夜往秦弋楼延请大师傅,也是一段佳话,大师傅何等荣幸啊,主子怎么能就打发人家走了呢?再说……这也是九爷一片心啊。”
胡师爷正在絮絮解说,远远一阵大笑声传来,众人立刻肃立不语,只听见胤禵一路走一路说笑:
“哈哈哈……真难为九哥,一天就打理出这么全的几大车东西,这是恨不得把个九贝勒府搬来了吧?”
“大将军王!”胤禵刚到院门,院中人齐齐跪下行礼,我因脚伤不便,胤禵又纵容不管,几个月来竟从来没有向他行礼的习惯,此时仍然抱着怀中手炉端坐,想:给我出气的人到了。
“你怎么坐在外头?不是说了只准在屋子里头吗?”胤禵没注意到院中气氛,冲我问到,又立刻责问起身边的丫鬟:“你们这些奴才,我的军法也不怕了?把主子弄出来多久了?她脚伤又冻着了怎么好?”
刚刚行完礼的丫鬟媳妇们又慌忙跪下去,我转头对她们说:“跪什么?是我自己要出来的,不关你们的事,都起来!”
虽如此说,谁敢起来?胤禵奇怪道:“哎,你今儿怎么了?九哥从京城巴巴的送了这么几车金的银的,难不成哪里还惹着你了?”
“不敢,只是正想求大将军王把这两个人送回去。”
“哦……他们我见了,正想叫姚先生看看能不能给你的脚伤用上什么好方子呢,九哥这般周到,你怎么就……?”
“我一个小女子,受不起。再说,他们在京城好好的做自己的营生,一般有家人担心,就为着这点小事,叫官兵连夜赶着,担惊受怕的,硬把人家弄到了边塞荒漠来,也不算什么能为。”我冷冷道。
胤禵显然也没想过这个,倒是一愣,两人中那位老者听我这么说,连忙向我磕头说:“主子这般怜恤,是奴才们的福气,奴才是自己愿意来的,大军前线,能为我大清众将士疗伤看病,为医者便是万死而不辞!”
胤禵又笑,直接向众人发号施令道:“带了两位下去好好歇息,明天起过来侍侯,按军中供职计发粮饷,今后自然还好好送了你们回京的,那时候儿你们可就是咱们京城的金字招牌了,呵呵;胡师爷你把东西都分发好,单子给凌主子收着;你们房里伺候的人都给我听着,今后一应取用,手脚须得干净些儿——我九哥倒也不会心疼这些东西,可要是短了东西用,委屈了凌主子,我第一个就不饶你们!哈哈,去吧去吧!”
众人默然散去,各行其职,胤禵转身叫一直在廊下乖乖坐地的多吉把我抬回房去,多吉果然连人带椅把我运了回屋子,胤禵才向我笑道:“凌儿,你这不像是为着体恤人,倒是为着依然深恨九哥呢!”
“你恨九哥是自然的,我们兄弟,就连八哥在内,在这事儿上没有一个不责怪他的。亲眼见了的,就是再过个几十年,谁能忘记?”胤禵并不在意我的沉默,自己陷入了回忆:“就像见到一对儿稀世的宝物,虽不是自己的,但亲眼见她被人摔坏了、污损了,那叫一个心痛!怪不得十三哥想打人……”他自嘲的摇摇头,看着窗外道。
“可是这么些年,四哥对你自不必说,抗旨藏你这一条,我是很佩服四哥的;我多瞧见的,只有九哥,你在他心里头,都煎熬成了一块心魔,任谁都碰不得。你想想,他又是痛悔伤你,又怕你恨他,爱而不得,想补偿你都无处可寻,若换成是我,真不知该如何熬日子?或许真只能像他前些年那样,天天醉死在‘花冢’罢了。”
胤禵抚胸浩叹,好象又变回到十年前那个少年:“贪、嗔、痴,爱别离,人心之苦,就是西天佛祖慈航普度,只怕也难!都是冤孽罢了……”
他一番感慨,我倒笑了:“十四爷挖我伤疤句句见血,好兴致啊!”
胤禵转身认真看我:“可你这不是笑了吗?我就知道,你这样聪明人儿,还有什么心结难解?最痴的其实是我那两位哥哥——那大夫和厨子,既辛辛苦苦请来了,总不能叫他们白跑一趟,我自会重加犒赏就是了,今晚换药,我就让姚大夫来替你瞧瞧,看有没有什么法子好得快些。”
“这些自然是大将军王做主。对了,凌儿恭喜大将军王了。”我见丫鬟们张罗好都已退出在外,淡淡的道。
“什么?这是从何说起?何喜之有?”胤禵愕然。
“今天大将军王心情很好的样子,想必不是为了军事顺利吧?十四爷要留着我,连八爷九爷都不敢向你要人,只好帮着你安顿我,这说明,十四爷已然自立,连八爷九爷也要倚重你。所以,这一切根本不是凌儿的面子,都是大将军王的面子才对!”随随便便说完,端茶轻抿一口,等着他的反应。
果然,胤禵正色凝目向我看了一眼,又移开目光向远处想了想,一拍桌子笑道:“好个凌儿,这几个月,今天才算听见你说话了!”
“大将军王拥兵自重,足以制衡四爷和八爷双方,我不过是其中小小一枚卒子,还不至于糊涂到不知道自己轻重。只请大将军王放心行事,莫要阻拦四爷与凌儿通个平安消息,这对十四爷平叛大业实在无甚关碍的。”
“哦?你以为我这般小心眼?唉!我胤禵竟如此这般被你看轻,真是羞愧无地!”他半真半假的笑道,“我说你是从什么仙山修炼了来的吧?娇滴滴一个江南女儿,在西北草原蛮荒之地不知受了多少苦,却丝毫不见风霜,倒更见清俊出尘了,我瞧着都纳罕。只是,你这冷眼度人,评说世事未免太毒了些……”
胤禵又摇头叹息:“叫四哥怎么能不疼你?……你放心,这次胡师爷回来得快,是九哥催的,九哥是怕你在我这个粗人这里委屈了,所以什么都没来得及,先搬了半个贝勒府给你,回头还要收拾些精细之物再送一次来,请四哥赏画大概也就延后了几日,你瞧着罢,四哥那边不出这几天一定会有消息。凌儿,你可别再冤枉我了。”
与胤禵开诚布公说开了,心中更放下许多,我的命运和这个时代许多人的命运一样,是牵连在他们兄弟命运之后的,我无意苛求。
当晚,胤禵给我换药,解开我的右脚请那位大夫看了一下,只说左脚和右脚伤势完全相同。这名医果然还有新办法,当即取了一瓶药酒,说是每天换药时用药酒把伤处搽至发热再上药绑扎,可加快痊愈,避免留下严重的病根,又另外开了一副内服的药。送走大夫,胤禵立刻张罗人去煎药,自己就动手给我搽那药酒。
此时我脚上早已消肿,感觉灵敏许多,里面骨头生长和淤血的疼痛时时能感受得到,的确十分苦恼,药酒搽到脚上,热热的摩挲一阵,好象舒服不少,但却尴尬得很。以前换药,只是把药包扎在内,时间很短,所以我还没什么感觉。虽然知道清代是封建统治的顶峰,人们对于女子所谓贞洁的要求已经达到变态的程度,女子的脚更是万万不能被陌生男子看到的,但我毕竟对这些古代思想没什么感觉,加上多年在作风豪迈的草原上生活,又是出于这种没有选择的情况,所以一直对被胤禵看到脚这个问题无所谓。直到今天。
换药时,照例不许任何人在旁,两盏灯烛放在炕桌上,胤禵坐在炕下凳子上,抬高了我的脚放在他腿上,将药酒在手心搓热,然后用手在我脚踝和脚上反复揉搓,直搽得皮肤微微发烫。被他手整个包覆时,只觉得脚上温热麻痒入骨,痛感全消,生理上自然的舒适感让人眼涩心跳。我只好祈祷胤禵一直不要抬头看我,因为我不但脸烫得厉害,连耳根都在发烧。
“凌儿……”胤禵捧着我双脚,抬头正要说什么,我原本十分窘迫,却看到烛光下,他目光温柔,也满脸迷惘,心中大惊,顿时清醒。
胤禵注视我一会,低头再次细看我左踝上的金锁,低声笑道:“凌、禛……你可知道?这个禛,原本是我的名字……”
我越发不知所措,他却深深呼吸,迅速拿过一边连瓶在热水中温好的药膏,用白布给我上药绑扎,再说话时,声音已经恢复正常:“呵呵,九哥不知道该多羡慕我……四哥真好福气。”
细细绑扎好,让我双脚捂回热被褥里,胤禵转身两步像要出门,却又转身回到我面前,吓得我心脏险些罢工,但他只拿手背轻轻碰了碰我的脸:“瞧瞧,脸怎么烫成这样儿?可别病了……凌儿,你放心,我不会像九哥那样的,我胤禵是君子,你可不能再看轻我了,呵呵……”
说着,转身大步走了出去,吩咐着丫鬟进来收拾,只听靴子重重踩在雪上,很快就去得远了。
我心跳得虚脱般倒回炕上,迷迷糊糊一夜只觉面颊滚烫不褪。
说是快有消息,可一个多月过去,看看春节将至,随着八阿哥大张旗鼓送给大将军王劳军的钱粮衣物,九阿哥说是给我过年用的东西都运进了府,雍亲王府、年羹尧或者李卫的人仍然一点影儿也不见。我知道胤禵在看着我的反应,只好安慰自己,这肯定是为了避免让十四阿哥认为我对胤禛有多么重要,都是应该的,自己又多寻些消遣打发时间,静静看着人们模仿京城过年习俗换桃符、在西宁城中办庙会,热热闹闹办起了节庆。
大年三十,一大早又飘起了小雪,人们多用大红金粉的装饰,与连日的积雪形成色彩上的喜庆对比。我在草原上习惯了时常自由跑动,这几个月未免觉得闷在这小院子里久了,自从活动的限制被渐渐放松之后,就经常坐了小轿在西宁城内四处看看,今天倒也有这个兴致,于是叫上胤禵命人给我备的小轿,往庙会一带逛去,虽然多吉十分妨碍道路交通,但他一刻不肯离开我,也没有办法,就这么累累赘赘四处看了一眼。庙会做得十分粗糙,在那周围喧嚷的也多是驻在本地的士兵,看了一阵,索然无味,正想回去,远处一阵低低的喧哗声传来,马蹄整齐的踏在每天清扫积雪的石板路上得得作响,抬轿的人知道是进出城的不知哪个队伍来了,自觉避让到路边暂停了下来。
“陕甘总督年大人亲自押运粮草来了!粮车从东门、北门进城!速报大将军王!”
一个骑兵一边口头通传,一边带着几个人匆匆打马奔过,后面紧跟着就听到马队的齐整步履。我连忙掀起帘子,远远见一个人带着小队士兵打马碎步向这边而来,着一身整齐的蓝缎铁鋄金云龙盔甲,罩一件简简单单黑色大氅挡雪,头上肩上都是雪片,很快来得近了。
年羹尧微微带笑,神态颇有些倨傲,也不看人,但多吉太招眼了,他一眼看见多吉,就一眼看见了我,惊讶得立刻勒马。我见他作势就要下马,连忙摇摇手阻止,放下了轿帘。
听声音,他们很快又走了过去,待他们去远,我才让人重新起轿出发,一直跟着我的一个丫鬟颇有眼色,立刻低声问我:“主子这就回府吗?”
“不急着回去,到四周看看人家过年的装饰倒怪有趣的,再走走吧。”
直到午饭时间,我才不紧不慢回去了,胤禵正在房中催人四处去找我,一见我回来就笑道:“可算回来了!今天怎么这般好兴致?九哥送来的食材难得,我叫大师傅收拾了一桌子最精致的南方菜,点心是画儿似的的鹅油虾饺,再热,就不好吃了!”
“大将军王今天更好兴致,怎么大中午的来陪凌儿吃饭?”我的惊讶倒也是真的,因为他中午向来都很忙,更不会来看我,何况今天年羹尧送粮草来了,他应该去招待年羹尧才对。
“呵呵,今儿个大年三十,本来叫了个戏班子来唱三夜,今儿晚上我怎么也该陪给你过个年的,但今天陕甘总督年羹尧送粮草来了,晚上我要与众将士陪年将军听戏过年,诸多不便,竟要让你一个人过除夕了,我十分过意不去啊!所以,特意温了一壶好酒先道个不是来,还请姑娘莫要委屈。”
“大将军王折杀我了,倒是凌儿耽误了您的大事要紧!”他客气,我连忙更加刻意客气,话说完,两个人都别扭,不由得又笑了。于是随意寒暄几句,他照例看着我吃几口菜,说几句话,我就想着他也该走了。
按这时期规矩,男女本来不应该一同吃饭的,只有直系亲属上下辈才不受限制,但对客人特殊的也有一些礼节,胤禵十分讲究,所以说起来时常陪我用晚膳,其实只是礼节上看看,喝杯酒,说说话就走,大家还是各自吃饭。但今天他十分罗嗦,竟然喝过酒还不走,罕有的谈笑风生,心情似乎大好。
联想到年羹尧也是好心情的样子,我总觉得不太正常。现在胤禛不可能来真正影响这军事,稍有妥协是肯定的,总不可能双方皆大欢喜吧?难道年羹尧已经不是胤禛的“代言人”了?这不可能。
“……这次年羹尧回京述职,见到八哥九哥,九哥说他在川滇一带兵多年,滇药最是治伤灵验,九哥竟托他也帮着找找什么川滇一带的好方子给你治伤,呵呵,急病乱投医,我看你这脚痛是伤,九哥的心痛才伤得重呐!”
我略有些猜想,当下皱眉不语,胤禵大概看看说得差不多了,起身吩咐周围的人一些照顾我的琐事,仍然笑着离去了。
除夕夜,雪未停,寒冷的空气中传来戏台上铿铿锵锵锣鼓声,院中虽然红烛宫灯张挂,雪下却依然显得清冷。屋里摆了满满一桌酒菜,我招呼丫鬟们一起吃,她们正在推脱扭捏时,守在门口的士兵放了一个老妈子匆匆来报,说大将军王请我过去一道听戏,我想这人中午才说我不便去,现在又来请,不知是故意作弄我,还是自己心意多变?总之我懒得伺候他,于是客气几句,让他们代我转致谢意,我就不去了。
不一会,一个平日里我经常见到在胤禵身边跟随的军官又匆匆赶来,也不便进门,就在外头雪地里行单膝跪礼道:“……大将军王说,年将军因军务繁忙未能来向主子请安,十分不安,特请大将军王代备了妥帖的清净房间,请主子过去听戏受礼,还请主子赏年将军这个面子。”
原来是年羹尧。正该去看看到底唱的哪一出……我重新穿戴了整齐衣服,带上一群丫鬟媳妇跟在轿子后面,随军官到了戏台前的小院子,台上戏已经暂停,戏子们都造型奇怪的原地等待,隔着刻意拉起的帘幕,我进到戏台侧面略高的一间隔间,里面陈设了坐榻、茶几、几样精洁小食,前面挂起一张薄纱帘子,倒也十分周到。从这里看出去,左上方是的胤禵在高处首席独坐,年羹尧在他右手近处设了位置斜坐,都着便装,其下是几个看样子位份较高的将领,却都极正式的穿着黄马褂,搭了雪棚的院中还有许多低级将领不及细看。
待我坐定,戏重新开锣,热闹非凡,侧耳听了一下,果然是颂圣的应景大戏,什么四海升平、普天同庆,听得我一笑。
第一出戏结束,稍微停了一会,胤禵与年羹尧先后与众位将官劝酒,少时第二出戏开锣,有人在门外低声通传“年将军来了”,年羹尧已经阔步而入,在我坐位侧前方要行礼。我连忙伸手虚扶道:“年大人万万不可,我不敢受。”
年羹尧喝了些酒,抬头的瞬间有些迟钝:“主子何出此言?是怪年某礼数不周怠慢了主子么?”
我一边叫丫鬟给“年将军看座”,一边随意问道:“这话我可担不起,好几年不见,年大人又高升了,听说如今八爷九爷也十分敬重年大人,年大人好得意呀!”
他刚坐上凳子,一听这话连忙又起身,终于还是行了个单膝请安的礼,说:“不敢!九贝勒是问年某来看看主子的伤势,那也是九贝勒对主子的好意,年某并无……”说到这里突然发现不对,又岔开道:“若非四爷提拔,年某怎会有今日……这个……这次回京,邬先生托年某给主子捎了个东西来……”
他起身到门口守着的一个军士手上拿过一个长长的包裹,解开来,是一只琴盒。他双手托上,由丫鬟转交给我,揭起盒盖,邬先生的琴依然静静躺在盒中,平静得仿佛从未随我经历那一切。
心头好象放下了一块大石,抱着琴坐下,强压着自己才能平静下来:“这么说,十三爷……”
“这琴是性音等人在那四周找寻到马车得回的,他们在当地找了三四天。另外,听邬先生说,前阵子四爷听说十三爷生病了,特向皇上请旨,皇上准了御医进十三爷府诊病,十三爷身子是寒症,慢慢调理即可,这症候并不十分要紧。”年羹尧十分机警,连忙接着我的话说了下去。
这么说来,胤祥他们在原地徘徊了三四天寻找我,后来也平安回了京城,还用了个进府看病的办法把人又换回来了。“我明白了,平安就好。”我点点头。
“是。”
“对了,武将军呢?”
“这个……奴才不是十分清楚,只听说不慎坠马殉职了。”
“死了……?”
“主子……”年羹尧转头从薄纱帘子往外看了一眼,胤禵正在与几个将军热闹的说着什么,我看看四周的丫鬟,冷笑道:“年将军只管说罢,外头戏闹成这样,也听不到什么去,再说,十四爷听了什么去又如何?现在还有什么没捅破的窗户纸么?”
年羹尧眼中精光一闪,说:“主子看得透彻!只是,到底也没人敢……”他看看我又说:“主子不必忧愁,须得好生保养身子要紧。年某不才,没有找到什么好的药方子给主子疗伤……”
接着他就开始细问我的伤是怎么样的,又在如何医治。我想这瞒无可瞒,胤禛迟早会知道,只好简单的给他看了一眼用毛皮裹住保暖,活像大象腿似的脚,说,脚伤一直都是大将军王亲自看视绑扎,从未假手他人,我十分感激大将军王。
“既有大将军王这般上心,又有京城名医,还请年大人转告……邬先生,不必担心,就说现在好很多了,不久就可痊愈。”
年羹尧在想着什么,对我的话不置可否,但听着外面第二出戏结束,戏子们已在台上谢赏钱了,连忙又往门外随从军士手上取来一个檀木盒子,到近处跪下低声道:“虽如主子方才所说,但现在就算四爷也不得不谨慎些,不像九爷那样……四爷只让年某带一句话给主子:主子捎给四爷的是什么,主子还请仍记得什么……年某不才,恨不能为主子分忧,代四爷捎了点小玩意,给主子解闷。”
我正在想着胤禛说那句话时该是什么表情,看了一眼那个毫无装饰,雕花倒十分精细的黑沉沉盒子,接过来顺手打开了看,毫无预兆的呆了一呆:九颗龙眼大小的珍珠一样大小,并排镶成一把精致的发饰头梳,除了金的镶座和梳齿,别无其他累赘,风格简约脱俗。
“这几颗珠子是海里的鲛珠,摘取不易,难得的是一般大小,别的也不值什么,就是个玩物,聊表奴才心意。”
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又匆匆说道:“明日年某就将启程回兰州,下次押粮过来恐怕要等到开春,才能再来给主子请安。还请主子放宽心,早日养好伤,以免四爷挂心。主子保重,奴才先告退了!”
年羹尧头也不抬的退了出去,他的身影刚回到席上,几位将官又开始嚷嚷着向他劝酒,紧接着第三出戏开锣,一时喧闹不堪。没有什么理由再留在这里,我嘱咐丫鬟们不要声张,悄悄退出,仍从来时的后门离开了。
锣鼓之声还未远去,我正在颓然思量,突然感觉小轿停了下来,多吉粗重的声音低低说了句什么,一个丫鬟在外边低声说:“主子……”
“怎么了?”我掀起一条缝往外看,现在才出了戏园子,在一条通向后园的夹道上,所有将士都赏了丰盛的年夜饭,喝酒吃肉去了,外面十分冷清。只见雪中红墙下阴影处站着一个人,站姿在雪中英气挺拔,我正在疑惑,他上前一步,低声道:“岳钟麒给主子请安。”
“岳将军?”只见他仍是一身甲胄,头盔下面露出保暖的毛皮衬子,我连忙示意多吉扶我出来。
“不必了!末将只说几句话就走,外头风寒。”岳钟麒连忙站起来阻止,又面无表情的左右看了看,跟在后面的丫鬟们只犹豫了一阵,就都远远退开了,这时我才发现,夹道前后各闪出几名士兵的身影,隔开众人后又凝然站定,融入夜色之中。
“岳将军这是……?怎么没在里头过年?”
“回主子,虽是过年,西宁到底是驻军之地,夜夜都要巡城的,末将正好带着兄弟们往四门巡夜去。”
因为刚刚见过了年羹尧,我心里自然联想到一些可能性,看着岳钟麒年轻的脸上有些踌躇之色,好象不知该从何开口,我问道:
“岳将军这是所为何来啊?”
“这个……回主子,当日主子问末将可有入哪位阿哥爷门下,末将确然没有,但四爷对末将一家有恩,末将一直是把四爷当主子看……”
什么?……难道这种电视剧才有的误会情节居然发生在这么要紧的事情上?我心中一冷一热,险些气不顺,连忙盯紧了他听下文。
可是他说得不是很流畅:“当年末将家父家叔尚在朝中时,因有些小人胡乱攀咬,在朝中处处受人欺压,若不是先头太子爷和四爷力保,末将一家恐如今早已返乡归隐……”
“我明白了,岳武穆公,当年岳飞将军抗击的金国,正是大清前身,正是因此,当今皇上选定武圣人之位时,才立了三国关云长将军,而难立岳武穆公,此事,也真是为难贵族人了。”我不耐烦,连忙替他解说了。的0d
“正是!四爷和主子都如此明白体谅,是岳家人之福。”岳钟麒感激的看了我一眼,说话轻松流畅了些,又低头继续说道:“当日末将未能妥善安置主子,实在是悔愧无地,后来见了四爷的信,才知……都是末将之罪!”
果然如此……我顿时觉得连命运都在和我作对,心里说不出的疲倦,但还是打起力气安慰他道:“将军千万不要自责,以当时当地处境,你我都只能话尽于此,将军处事非常谨慎妥当,我很佩服将军。真要怪谁,都是命罢了!”
“四爷也是这样说,虽然如此,但末将心中十分不安……四爷前番来信说,皇上已经听到风声了。”
我心中一惊,又想到一件事,连忙问他:“现在年将军可知道你来找我了?”
“年将军不知道,末将与年将军一向无统属关系,也无甚私交,四爷与我们通信,都是直接密件到本人的。”
“哦……你接着说,四爷还说了些什么?”
“是!四爷虽然没有说要转告主子,但末将其实不是十分明白其中就里,所以想着这话还是得主子听了才明白的,是故今夜才……”
“好!我明白了,请将军快说下去。”
“四爷说,有一天在上书房与张中党马中党议事时,皇上问:隐约听说大将军王身边有个神秘女子留在了西宁。但皇上只是谈笑几句,并未细究,后来也没有再提。四爷说,皇上并不知道此女子身份。”
他看看我的脸色,停了停才又刻意低声补充一句:“四爷还说,就是真的知道了什么,皇上年事已高,如今朝局平稳,皇上也会以军事为重,只要影响不到大局,断不会为这点小事问着十四爷的。”
我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抬头望见夹道上方的狭窄的一带天空,黑云压城。刚才见了年羹尧,心中才升起的,对胤禛隐约的失望瞬时就清明了,原来,他的故作冷漠不是在不必要的过分撇清。九阿哥已经这样惹眼了,虽然是打着和八阿哥一道给十四阿哥劳军的旗号,却可以让康熙认为他们是在向十四阿哥示好,但如果胤禛也有一些不必要的举动出现,未免可疑,所以……
胤禛这是要告诉我,康熙现在也很倚重胤禵,并且十分关注西北战事,只要不影响大局,绝对不会拂胤禵的面子去追究小节。康熙何等精明的一个人,该糊涂的,自然糊涂过去,现在不是当时,他们兄弟早已各自收敛锋芒,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冲突,就算知道是我还活着,也不至于就会对胤禛或者胤禵有什么实质上的惩罚。而且,我猜,经过这么多年辗转,康熙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是我的,说实在,我很怀疑,康熙还记不记得有过我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这么说来,这次,我的性命无碍。
可是,如果连康熙都不会问着胤禵,还有什么可能让这个踌躇满志雄心勃勃的十四阿哥,大将军王把我这颗棋子放走呢?
“主子……末将这就护送主子回去吧。”
“哦……多谢岳将军了,若方便的话,还请岳将军下次与四爷通信时把今夜之事向四爷说说。我住的地方又不远,将军还有军务在身,就请自便吧。”
“是!末将一定向四爷如实禀报。末将驻地就在西门,主子在西宁时,若有用得着末将处,只要让多吉往西门转上几圈,末将自会知道设法来见主子。”
“好,多谢岳将军!”
岳钟麒带着一队士兵,我后面不远不近的跟着,直送到我院外,看着多吉把我连椅抬下轿子,才磕了个头,无声离去。
细雪早已停了,西宁城内外突然响起一片爆竹声,此起彼伏,烟硝味淡淡的弥漫在空气中,身边一个年纪很小的丫鬟捂着耳朵却又忍不住笑道:“主子,过年啦!”
我抱着邬先生失而复得的琴,看着空气中星星点点炸开的火花,康熙五十八年就这样到来了。
①昭君词,王安石作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祗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四十:成败
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热闹完,西宁城中主要由这位十四阿哥带来的,浓重的、京城式的喜庆年味才开始悄悄散去。时节上说也春分了,但气候上还是隆冬,我在喀尔喀蒙古习惯了这个时节的百无聊赖,一天倒可以睡上大半天,只是驻军们眼看却忙起来了,在城中随意转一圈,总能看到已经在忙碌来往的哨兵或只穿便装往几个简单的校场操练的队伍,甚或顶风冒雪也无间断。
当胤禵仍然每天来给我换药时,我就忍不住问起他军事上的准备。其实我根本无心了解他什么军事行动,只是自从要搽药酒,每天换药的时间变长之后,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的多话起来,且多扯一些不着边的事情。比如古人典故和传说,西疆人民风俗,地理特征,天气变化……总之,只要不把注意力放到我们尴尬的肌肤接触上就好。现在时间长了,渐渐话题越来越难找,我就随口问了出来。
“呵呵,这等机密如何能告诉你?”
“哼,我是关心你的将士们,这隆冬天气,滴水成冰的,来往探听的哨兵可真辛苦,就是在城内外练兵的,也小心冻坏了。所谓‘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可不是练兵的季节啊。”
“你敢置疑起我的措置来?不过倒多谢你的关心了。眼前不过是每天两个时辰动动拳脚,演练阵形,不然这一年倒有半年是冬天,白养着把筋骨养懒了,一旦开春立时就要他们打仗,他们却还要临时操练,不就坏事了?”
胤禵包扎完毕,站起来唤丫鬟端水洗水,又对我笑道:“你这伤好得算极快的了,若不是因为这时节气候寒冷,对散淤行血不利,已经可以不必每天换药了,这么着又得等到开春,呵呵——我可不是想多占你些便宜。”
我脸一红,瞪他一眼正要说话,他又收了笑容沉声到:“也等够了,一开春,大军也该有所行动,我或许要往天山脚下一趟了。”
“天山脚下?你要去准葛尔打叛军老巢?”我失声问道,“对了,你不是说这些机密不能告诉我的吗?”
胤禵已经转身,也不回答,随意挥挥手走了。
康熙五十八年三月中,泥土刚刚松软,地上还有成块的冰渣,年羹尧果然再次亲自押送来了粮草。胤禵当下点兵遣将,连日会议,在最后一次给我换药之后,嘱咐我今后在姚大夫指点下自己换药,并且不用再固定绑扎,第二天就带着浩浩荡荡十万大军离城向西北而去。
年羹尧也是在胤禵出征那天离开的,送完胤禵,他在走之前来见我。这次虽然说话情景宽松许多,但他几乎没多少话好带给我的,我也不怪他,我能想象胤禛低锁眉心,森然不语的样子。年羹尧给我留下邬先生亲笔写的方子和一些所谓的“小玩意”,闲聊了几句京城中发生的琐事,而我只能托他转告邬先生,我胖了,脚也能活动了。
郁闷的春天,四月间依然寒意料峭,我用皮子护腿裹着腿脚防止颠簸,打横骑在马上,在城中瞎逛。马儿也怕“恶”人,被多吉牵着,小步子迈得乖乖的十分温顺,我坐在上面丝毫没有不适,闷坏了的我没有了约束,一骑到马上顿时心情为之一振。
心情一好,走得就远了一点,穿过几条街,又沿北门开始绕城一周,刚走到西门,岳钟麒从城门上下来迎在路边,请安问道:“主子的伤不碍了么?”
“岳将军,我又要失礼了,虽然还不能沾地,但比以前好得多了,应该不久就会痊愈的。岳将军怎么没有随大将军王出征啊?”我很奇怪。
他理了理铠甲站起来,说:“大将军王命我留守西宁,守城催粮,演练另一拨弟兄,待大将军王扫平进藏路途凯旋回城,我就要立刻率兵进藏寻得被叛军赶走的六世达赖喇嘛将他迎回来。”
“哦……原来是这样。叛军赶走达赖喇嘛,如何能得这西疆佛众民心?看来必定坐不久的。”
“正是如此。主子今天怎么走得这么远?”
“呵呵,好久没有骑马了,一骑上就想到处转转,不愿回去闷着。”
“这……可惜大将军王有令,主子不益出城。”岳钟麒微微低头沉吟,“主子可愿登高望远,到城楼上一观?”
这正是我在打的主意,听他这么说,当然好了,于是就由多吉托着我登上城楼,在门楼上搬了把坐椅坐了。只见四野茫茫,无边无际,春天刚钻出来的新绿茜草生机盎然,融融直铺向天边,而天边,隐隐有黄褐的戈壁和砾石山,以碧蓝的天为背景,衬出一条绝美的地平线。
我一时看得呆了,眯起眼睛享受了好一阵浩然天风,仿佛天地间只剩下我一个人,直到城门下士兵回营的声音响起,我才想起身边还有人,回头一看,岳钟麒伫立在我侧后方,手扶腰间长刀,也正遥望地平线,但毫无享受风景之意,相反,浓眉压得低低的,目光凝重,显出一种远远超过其年龄的深思神态。
“岳将军,你……好象有什么忧虑?”
岳钟麒叹息,说:“主子,没觉得大将军王去得太久了吗?”
“啊?”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对他们出战的时间应该多长毫无概念,“这个……大将军王去了……好象有一个月?这很长吗?”
“主子原来不知,大将军王出城时只为抢得先机,冰雪刚才消融,在叛军尚无预料的时候,用大军极快的打击叛军以示震慑,并不是要一战定全局,所以……只带了可用一个月的粮草。”
“什么!那现在还没回城,粮草也没有了……怎么办?大将军王总该有信儿递往西宁啊!”我大惊。
“按例每天都有信儿,但这三天都没有了,三天前最后回来的人说大将军王已经开始搬师回城,粮草省着用,也足以支持到回城。”
“那,这两天也该到了吧?”
“……这个,只要已经在回城途上了,倒也不至于有什么危险,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叛军无力与我大军正面交锋,就游散在沿路四处设伏骚扰,以至大军行程拖延,二是,大将军王找到了叛军主力,想趁便一举剿灭,又追敌去了。我三天前就派了几队人马带了补给粮草前去寻找大将军王,若是后者,定能将大将军王劝回的。”
虽这么说,但他心里应该也很清楚,以十四阿哥急于建功给康熙和各兄弟们看的心态,只身犯险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叛军军力远远不能和十万朝廷大军相比,肯定会用游击战术,以及设一些诡计脱身,这样,纵有十万大军也不能说一定安全。
愣了一会,突然又觉得,我在担什么心哪?明知道历史上根本没有什么十四阿哥遇险的事情发生,更重要的是,他……毕竟算是“敌人”吧,我却始终无法像他们兄弟那样,真正如对待敌人般恨之欲其死,他们中原本没有谁是多么该死的恶人,身不由己四个字,怕是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吧。
当下笑道:“十四爷思虑周到,应该不会以皇阿哥之尊轻易冒险,再者,不是说叛军才一两万人吗?十万大军总不至于护不住一个大将军王的。”
岳钟麒也勉强笑笑道:“末将也是这么想,只是,一旦大将军王有事,后果不堪设想,实在不敢大意。”
虽然这么说着,我们复杂的目光却都重新望向那道遥远的地平线。
三天后的清晨,大将军王就带领大军连夜到了西宁。西宁城中欢腾一片,甚至有人放起了鞭炮,我被喜庆的气氛感染,居然也觉得松了一口气。
大将军王回来后的前两天,据说所有将领都聚在一起整天开军事会议,第三天,胤禵来看我。
他来时,才是上午,我没有料到他会过来,又在想着要去哪里转转,都穿戴整齐了,才看见胤禵踏进院子,笑道:“这是要去哪儿啊?”
先打量了他一下,见他言笑如常,模样虽瘦了些,但精神爽朗,更无受伤,我最自然的反应是替他高兴。
“大将军王怎么去了这么久?所幸没有受伤,这神采飞扬的,自然是胜了?”
“笑话!我要是未能完胜,怎么对得起皇上知人之明啊?那厮一败之后就逃了,专在交通要地设卡驻守,妄图阻挡我军,所以迟了些。”
“哦,果然如此,岳将军说到过这个可能。你迟迟不回又没有消息,把岳将军可愁坏了。”
胤禵已经坐了下来,听我这么说又专心的看我一眼,笑道:“听岳钟麒说,你骑马了?还上城楼了?这伤好的怎么样了?可要我再看看?”说着又作势来搬我的脚。
我连忙在椅子上挪动身体避开他:“哎!不用,我自己昨天刚换的药!”
丫鬟们见状都在一旁窃笑,我大窘,他收回手,只是笑。
“这蛮荒之地,地气不好,好容易暖和了,你也该出去转转,今儿天晴的好看,我也跟那些人闷头会议了两天了,带你到城外略转一转可好。”
这还用说?我大喜过望。
丫鬟和亲兵们都在城楼下等着,只有多吉替我牵着马,胤禵和我两骑漫无目的绕行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浅草旷野中。自从出了城门,胤禵就收了笑意,像是陷入了沉思,我则专心欣赏风景,享受着高原上自由的风掠过身体的轻松。
四月底的天,蓝得发绿,一如最稀罕的定窑绿釉,叫人越看越爱,半天之中只浮着几带薄云,在风中丝丝流动。偶尔有一只雄鹰在极高的天上盘旋,远远的,还有一群队伍整齐的鸟儿轻盈乘风而来……
“哎!是鸿雁?”我轻声说。
胤禵抬头一看,懒洋洋的笑:“大雁自然哪里都有,这里离青海湖不远,开春暖和了,又有鱼虫吃,鸟儿多的是。”
雁群已经掠到头顶,长长的鸣叫声响彻高空,沿着旷野一直传递到很远的地方,却没有回音,叫人心里空落落的。
转头看着雁群飞远了,我才低头,不知道阿依朵现在怎样了?不论如何,能在草原上自由率性的奔跑上一辈子,足以让我羡慕了。
不由得轻轻哼起“鸿鲁嘎”的调子,多吉听得呵呵直笑,胤禵奇道:“这不是鸿鲁嘎?你这几年果然是在草原上的?”
“十四爷也知道这调子?”我反问。
“去过草原的人,谁没听过鸿鲁嘎?”胤禵轻轻点头,勒住马缰。
“十四爷,听说喀尔喀蒙古的策凌也派兵支持叛军,现在如何?”既然都说起鸿鲁嘎,我很想问问,害得我们这么狼狈的策凌,现在是否还那么嚣张?
“你知道策凌?他是十三哥的外家亲戚。”胤禵继续望着远处,慢慢的说,“去年累你受伤那一战之后不久,他想撤出在西藏剩下的骑兵,和阿拉布坦发生了龌龊,两千骑兵犯险独自出藏,被我带着前往勘察的大军正好追上,死伤过半,剩下的也都被俘虏了。春节的时候,他派人向朝廷上了请罪书,求皇上不要撤除他一族沿袭的大扎萨克,愿把去年的进贡按三倍送上,还要把他喀尔喀蒙古据说最出色的郡主,叫做阿依朵的送往我朝嫁给宗室,算是和亲。”
胤禵说完,随意摆弄着缰绳转过头来看我:“你肯问我,我很欣慰……你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一转眼就愁眉苦脸的?”
“和亲?跟谁和亲?”
“你认识这个阿依朵?去过喀尔喀蒙古?”胤禵一副好笑的样子,“听说京里头裕亲王,老保泰正好要续弦……”
“老……裕亲王?多大年纪?”
“……嗯,算着,也该望五十了吧……啧啧,和你说话就是有趣儿,瞧瞧凌儿这样子,替人家发什么愁啊?指不定这个郡主早就羡慕京城繁华了呢,这裕亲王可是铁帽子!和硕亲王,又正指壮年,一嫁过去就是福晋,也不算委屈了。说实在的,若不是这边战事未停,皇阿玛要把喀尔喀蒙古稳住了先对付这边儿……”胤禵朝前方看了看,“……哪有那么容易便宜策凌?就凭那点子贡物?一个郡主也不算什么,她想嫁还嫁不到呢。”
“什么京华繁茂、帝都风流?十四爷,我如果是她,一定宁愿在大草原上,雪山下,海子边,骑着马,唱着鸿鲁嘎,自由自在的过一辈子。”我叹息。
“只有你才会说这样的傻话。草原是好,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只有京城,才是天下归心的地方。”胤禵笑道,想到什么似的又来了精神,打马向前跑了出去。
我无语。他说的,是他的道理。他心中的京城,是权力的象征,拥有了京城、坐上了那把龙椅,就拥有了天下,什么草原、江南,自然通通不在话下。
而我想的,与这相比,的确可以算傻话了,和眼前这个踌躇满志、一心要得天下的胤禵,说这些话,他怎么可能明白?
高原上浩然之风依然自由的掠过,我留在原地,看着年轻的胤禵纵马扬鞭,天地间的风景越发美得狂野不羁,心里是空旷旷的,分不清是神怡,还是怅惘。
这,应该就是胤禵一生中最快乐得意的时光了吧?
康熙五十八年随后的几个月里,朝廷大军一方面郑重迎接六世达赖,安抚民心,一方面和沿路设卡的叛军周旋,冬天,如在喀尔喀蒙古一样,由于气候严峻,双方都无法行动,直到康熙五十九年开春冰雪彻底消融,决战的准备才终于全都做好。
康熙五十九年四月,大将军王胤禵召集全体将士在西宁城外誓师,随即出发进藏。大军兵分三路,胤禵率中军在后,北路由平逆将军延信率领,南路由定西将军噶尔弼率领,向西藏进发。
整整用了一个时辰,全部近二十万大军才开拔完毕,我有幸站在城楼上,看着大军踏过的滚滚尘土湮没了整个地平线。为了亲眼看看热闹,见证一下这样壮观的历史时刻,我在春寒料峭中站得太久,脚踝旧伤处隐隐作痛。
康熙五十九年八月,战事全面大捷的消息传回西宁,也极快的报给朝廷。九月十五日,大将军王胤禵代表清朝朝廷,为六世达赖噶桑嘉措在拉萨举行了隆重的坐床典礼,标志着清朝正式收回了西藏的统治权,听说策妄阿拉布坦见挣扎无望,仅率残部五百人生还伊犁,最后全军被俘。而在喀尔喀蒙古,策凌见朝廷如此郑重行事,显然是下定决心绝不放松对疆土的控制,哪怕是再偏远的地方,于是迅速的准备了极其丰厚的嫁妆,把阿依朵嫁到了京城。
“呵呵……听我门下的人来信说,那郡主人还没到,嫁妆倒先去了一路,裕亲王这老面子可沾了朝廷大光了。”
十一月间,窗外朔雪飞卷,北风呼啸,室内却温暖如春,胤禵盘腿坐在炕桌上,谈笑风生,我在炕下搬了一张绣花墩子坐着,拿火棍拨火盆看火星玩。直至今年战事大捷,胤禵可谓春风得意,应该是连西宁这边陲之地都沾他的光才对。不但康熙和众阿哥、皇室宗亲,连京城和全国各地官员的人都纷纷爱上了往这里跑,贺礼络绎不绝运进西宁,听说京城里十四阿哥府更是被人踏破了门槛……
“凌儿,你怎么总不说话?还在担心那蒙古郡主?呵呵,真是杞人忧天了……以她嫁过去的形势和如今皇上对喀尔喀蒙古的态度,没人会欺负她的。”
我轻轻一笑:“为她担心?凌儿该为自己担心、甚或为大将军王担心,都不会担心阿依朵的。十四爷不认识阿依朵,不知道,她这个人,最是聪明练达,又豪爽勇武,气质不凡,她才不会让人欺负了呢。凌儿为她不服的是,嫁到京城,不是她自己的意思。男人的错误,居然要让一个女子的终身做代价。”
我有些扫兴,挥挥手叫人把火盆挪远一点儿,又补充一句:“我还有些奇怪……阿依朵要是不愿意做的事,没人能强迫她,我原以为她会留在草原上呢,为什么这么容易就顺从了呢?”
胤禵见我有些牢骚,他又不便接口我“为自己担心”的话,因为害我困在西宁三年之久的,正是他,于是想了一想,笑问:“你操心的事倒不少啊?我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看看他,才三十岁出头的皇阿哥,手握重兵的青年将军,朝野瞩目的大将军王,许多人、甚至他自己都以为的皇位继承人……在他驰骋西疆的这个冬天,一个和他同为皇阿哥、同样擅长军事、曾被康熙同样喜爱的,他的亲兄弟,正在狭小的一方天地里怎样辗转难安?怎么煎熬那不知何时到头的圈禁生活?我想念胤祥灿烂温暖的笑容。
当然,我更想念胤禛。分离得太久了,思念变得毫无理由,我觉得自己几乎已经风干成化石。
“咳……”我一直不说话,有些冷场,胤禵站起来,温和的说:“你是倦了吧?瞧你出神那样儿,早些歇息吧。”
走到门口,又停住说:“不论怎样,很快就可以回京了,凌儿……虽然这次不便带你一同回去,但我在京城安顿好了之后,自然会差极妥善的人来接你的。”
说着要走,站在门口却又停住了:“凌儿……若不是赶回京给皇阿玛贺寿,我也不会这大冬天的赶路——道儿别提多难走了,你受不得那个辛苦,只好委屈你仍在西宁住一阵了,明年春天,道儿也有了,路上风景又好,天气也暖和,你再舒舒服服上路……”
“得啦!”我见他这么解释,哪能不领情?连忙送到门口,笑道:“大将军王怎么这般罗嗦起来?我都明白的,你别老站在这风口儿,当心冻着了。”
胤禵可能也觉得自己多话了些,居然有些不好意思,一笑走了。
北风凛冽,迅速把我脸上的笑打得僵硬。
在得到康熙的正式旨意之后,十一月初四,胤禵只带着一千人的小队亲兵在风雪中启程回京。西宁城中,来自川滇一带和蒙古的军队都已经各自回去,剩下的虽然为数不少,但走了大将军王,未免冷清许多。
“今年是皇上登基六十年哪,啧啧……古往今来哪个皇帝能比得上?今年大将军王又打了大胜仗,京城不知道怎么热闹呢……”春节将至,丫鬟们乐呵呵的在院中大肆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嘴里议论着。
我抱着手炉站在廊下看她们忙乱,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一笑。康熙老了,他那些儿子又都已羽翼丰满,暗地箭拔弩张,如今又多了一个大将军王,凑在一起,热闹是热闹了,只不知道,这个“热闹”会是褒义还是贬义?总之我是瞧不到这场热闹了……
但心中又在思量着,这中间是怎么回事我不知道,但胤禵不是应该在康熙死后才回京城的吗?难道这一去,康熙居然还让他回西宁来?
由于我的不热衷,春节就这么冷冷清清的过去了。九阿哥送来的许多东西我不愿浪费,除了分给院中服侍的人,干脆叫人抬上轿子,专拣西宁城中穷街陋巷去走,看那些房屋破烂的,家境贫寒的,一律分发。我最看不得人受苦,更怕他们过来磕头感谢的眼神,往往是给过东西就逃跑似的要走,多吉偏偏喜欢用轰隆隆的声音到处对人说“我的主人就是观音菩萨”,吓得我叫人赶紧抬起轿子,丢下多吉先跑了。
春节过完,九阿哥送的东西都发得差不多了,我也只剩下一些基本的用品和衣物。收拾东西的时候,一个小丫鬟很不乐意小声嘀咕:“要不是我帮主子收拾着,主子怕是要把东西都送光了,主子用着不成体统,大将军王和九贝勒爷知道了……也不好啊。”
“你知道什么?他的东西,也就从我这里过一遭儿,我可什么都不想得。”我叹气,想起锦书,心冷冷的直往下沉,“再说,这原本也就是些民脂民膏,分了干净,就算是……就算是……帮胤禟积点儿阴德。”
锦书应该早已成仙了吧,在天上看着我沉沦俗世,会不会笑我?有没有保佑我?
开春,人们开始传言,听说大将军王仍要回西宁来。
四月,胤禵仍然以抚远大将军王、皇十四子贝子的身份回到西宁。
这次胤禵回到西宁,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寻常。战事早已全胜,就算还有些零星的部落有小问题,这些大军和那么多将领,足以镇守,康熙怎能把自己的小儿子在自己年老体衰的时候放到这么远的西宁来?
胤禵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傍晚都来看我,偶尔来一次,神采里凝重许多,笑容却少了,间或出神深思的时候,眉目间冷然思量的表情居然像极了胤禛。大将军王的情绪直接带动了西宁城中百姓和将士的紧张气氛,关于康熙病重的传闻居然成了街头巷尾的话题。
五月,六月,七月……气氛越来越紧张神秘,胤禵的探报每天都在西宁和京城之间来回奔波。我时常骑马往城外与牧民们闲逛聊天,看着他们的骆驼和牛羊悠闲的吃草,而城门处,每天都有风尘仆仆的信使来往,我猜,要不是康熙的确已经病重难以理会了,也不会让他的儿子们这么嚣张的四处联络、打探消息。战事已毕,胤禵其实在西宁已经没有多少事情,有时候也陪我一道出去转转,但也常常只看着我骑马赶羊玩儿,自己却沉默不语。
深秋了,寒风乍起,我最后一次在西宁城外骑马,就不得不随便打个转匆匆往回走,胤禵带了一队人,本来说要去围猎这时节最肥美的黄羊,见我受不住冷,也只好一起空手而回。我见胤禵一路上都没有说话,在回城时向他笑道:“十四爷可是没尽兴?西宁这地方,天高皇帝远的,猎物多的是,打猎的少,还怕下次打不着几百斤野味?”
“天是高,皇帝却不远;猎物就一个,打猎的却一大群。”胤禵头也不抬,闷闷的道,“有什么可高兴的?你是不是想着,就快见到我那四哥了?”说到后来,他微微抬头,目光冰冷向我刺来。
我一愣,笑容还没来得及收回,平静的看着他:“十四爷,这里天地广阔,看着叫人心胸爽快,何必老钻在一件事上,走火入魔呢?”
说着一掣缰绳,一边说着:“胡天八月即飞雪……七月底了,好冷的风,快下雪了吧?”一边策马先跑了。
没过几天,八月初,就下了康熙六十一年西宁的第一场雪。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底,腊月将至,白天越来越短,还多是阴云密布,大雪纷飞的,让人有一种过得昏天黑地的感觉。胤禵的脸色也和天气很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候还熬得眼睛通红。眼看康熙六十一年就要到头了,别说他,就连我这个局外人都等得紧张起来——怎么还不变天?
这天下着大雪,我正在温暖的炕上睡得昏昏然不知白天黑夜,门“哐铛”一声被什么大力推开了,呼啸的北风卷着雪片儿直钻入内室,一个人浑身挟裹着冰刀子似的气流已经闯到了我面前。
我对男人踢门的声音和丫鬟惊恐的叫声特别敏感,早已条件反射的强撑着坐起来,丫鬟们这时才匆匆的涌进来,呆看着从来没有对我失礼过的大将军王冰雕似的站在我床前,不知所措。
出事了。
我已经被寒风激灵得清醒无比,当下厉声对丫鬟们斥道:“上不得台面的,瞎嚷嚷什么?还不闭嘴!给十四爷看座看茶。”
“不用了。服侍你们主子更衣,穿上这个!”胤禵面无表情的说,把手上一块白布似的东西扔到我身上,然后掏出怀表看了看,“还有半个时辰,卯时正在议事厅会合,凌儿随我一起回京。”
说完,他自顾转身要走,我才抖开了那块白布,看清那是件孝服,他又回头对我说:“四哥登基了,起了个年号叫雍正,可遂了你的心?”
虽然知道他极度仇恨的目光是针对胤禛的,但我还是被吓得心头一缩,连外头风雪刺骨也算不上十分冷了。
他走了,丫鬟们还望着那件孝服发愣,我叹气,对她们说:“看什么?康熙爷驾崩了,又不关你们的事儿,去找出我那件哆罗呢白狐皮袄子,还有那件银貂氅连昭君套来,准备热水,快呀!”
一阵忙乱,丫鬟们听立刻就要回京,居然还给我收拾起了包裹,我洗漱完毕,随便喝了几口粥,见她们连梳妆盒都一起收拾起来,连忙起身阻止:“只带几样随身衣物和洗漱用的梳子什么的,别的,你们分了罢。”
她们大概也知道事非寻常,居然也不多话了,我只扶着一个小丫鬟帮我拿着包裹,赶到以前从未踏足的议事厅,原本的解度使府正堂。
议事厅内地上燃着好几个火盆,其他地方都挤得满满的站着看样子是西宁所有的军官将领,上头赫然站着许久没有来西宁的年羹尧,胤禵背着他们站在门口,所有人都是一身素白,低头不语。
年羹尧见到我进门,突然恭恭敬敬一打马蹄袖磕了个头:“给凌主子请安。”
我有些猝不及防,还没说话,胤禵已经当着愕然四顾的满堂将领重重“哼”了一声,也不转身,说:“走罢!”就要出门。
年羹尧已经站起来,问道:“十四爷!末将好象禀报过了,凌主子须得由末将另外护送。”
胤禵猛然转身,脸上已带了怒气:“原就该我亲自送回去给他,难道四哥还有什么密谕,要你半路上就把我解决了?不然,与我一道还有什么不妥当的?”
年羹尧也沉下脸来:“十四爷对皇上不敬之语,末将可以当作没听到,但凌主子金枝玉叶,怎经得起长途奔波?还请……”
“哈哈哈……”胤禵仰天迸发出一阵大笑,打断了年羹尧的话,又回头嘲讽的问我:“凌儿,你什么时候变成金枝玉叶啦?”
我只是被殃及了,但脸上还是微微红起来,没有名分于我自己是十分情愿的,但对于在这时代的生存却永远是个话柄。
胤禵瞪了一眼年羹尧,一把拽住我的手腕:“走!”
风雪茫茫,只露在昭君套风毛领外面的眼睛很难睁开,我几乎看不见周围还有人,若不是马蹄飞踏在雪地上的沉闷声响,真像是一个人独行在不知道方向的荒野里。
已经这样不分昼夜的跑了十天了,我还记得是在深夜时分过的黄河,只看到脚下厚厚的冰层,四周景物都隐没在黑暗里。山丘、原野、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上黑色的冻土一一从我眼前昏然闪过。因为胤禵的坚持赶路,我们每天都无法按照朝廷的安排住进驿站,要么借宿大一点儿的农家,要么就住在荒郊破庙,甚至路边废弃的旧屋里,十天下来,我全身的骨头都像是散了架,双腿麻木,只有剩下脚踝旧伤处的疼痛这一种感觉。
“上书房大臣张大人在前方潞河驿迎接十四贝子!”
这声音骤然响起,我从马上腾的抬起头来:到了?西宁到北京一个月的路程,十天就赶到了?
天已经黑了,零星飘着一两点雪花的天空深得让人看不透,隔着一片稀稀拉拉的小树林,远处黑压压的一片隐约就是京城外城的城墙城门了,它们阴沉的矗立在冰天雪地的夜晚里,让人不知道那后面会有什么等待着你……
真的到了……勒缓了马儿的步子,重新伏下身子趴在马背上,我可以松一口气了吗?明明应该高兴的,为什么心里挡不住的,只有对未来一无所知的茫然……
《尘世羁》中卷完结
*********************************************************************
资料:
十二月十二日,十四阿哥胤禵号抚远大将军西征。出师礼极为隆重,用正黄旗纛、亲王体制,称大将军王。此次西征的主要目的是消灭策妄阿喇布坦及其分裂势力,当时前湖广总督、署西安将军额伦特及侍卫色楞等曾由青海进军拉萨,在藏北与策凌敦多卜激战多事后全军覆没。因之,抚远大将军的任命不仅关系到扭转曲线战局,实际还涉及到清朝今后的安危问题,因为准噶尔部控制西藏,就有可能借黄教煽动蒙古各部脱离清朝统治。所以康熙必须认真对待,选择他所最信任、认为最有能力的人出任大将军,代替他亲征。最后胤禛等皇子落选,大任落在胤禵肩上,可见康熙对他的青睐。此时,胤禵成了人们心目中最有可能的储位继承者[41]。胤禩、胤禟也全力支持胤禵克承大统,胤禟曾言胤禵“聪明绝世”,“才德双全,我弟兄们皆不如”[42],并热心为胤禵试制军备。然而康熙六十年十一月初四日,抚远大将军胤禵领功回京陛见,朝中诸人皆认为胤禵有望承继。然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帝命抚远大将军、皇十四子贝子胤禵仍回军中,令胤禩、胤禟颇为失望,胤禟曾语其亲信秦道然云:“皇父明是不要十四阿哥成功,恐怕成功后难于安顿他。”[43]
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康熙去皇家猎场南苑行围,十一月七日因病自南苑回驻畅春园。初九日,因冬至将临,命皇四子胤禛到天坛恭代斋戒,以便代行十五日南郊祭天大礼,同时自己也宣布斋戒五日。胤禛每天遣侍卫、太监等至畅春园请安,均传谕“朕体稍愈”。十三日凌晨丑点左右,病情恶化,寅时许,召见皇三子胤祉、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以及步军统领兼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到御榻前,面谕:“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联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胤禛闻召,于辰时赶至,先后三次觐见问安。当晚,康熙崩于寝宫。隆科多向胤禛宣布皇帝遗沼,连夜将康熙遗体送回大内。二十日皇四子胤禛遵照康熙遗命即帝位,改年号雍正。二十八日恭定康熙庙号为圣祖,翌年四月,安葬遵化。
——————简译自《清实录》
中卷完结,一点废话: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清实录》与《明实录》一样,都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大政日志,是根据清政府各衙门册档编纂的,可以说是编年体的档案资料节录,属于“正史”。但正如沧海月明之前所说的,自己的理解:所谓正史,不过是胜利者愿意记载甚至叙述给人们看的那部分历史,而野史又夹杂了记载者太多的个人主观倾向和猜测。历史的真相早已湮没于烟尘。如有什么细节疑问,也请不要过分考证,毕竟,只是个故事而已。
为了中卷的后半部分,沧海月明花了很多心思查资料、做功课,关于外蒙古的地理、人文和气候,战争中的一些战役、部署细节,当然还有扑朔迷离的那段历史,不可能一一列举,因为这不是在做论文而是在讲故事。放在上面的,《清实录》的一段资料,是比较简约又比较有概括性的,而且不是“野史”,所以拿出来,与有兴趣的大人们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