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生活 | 韩 流 | 影 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 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吴若权随笔文章》->正文
打造自己的幸福.Com

    自序

    因为生活型态的关系,近年来我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除了必要顾问工作、通告、演讲,空闲时陪母亲到公园散步,我很少出门。

    守候在心灵的方城里,时间对我的意义是双重的,我陪伴着父母,觉得每天随他们老去,却也在失去的岁月中天天更加年轻。

    我开始喜欢驾车时停在斑马线前等红灯的那一段空档,隔着车窗加深颜色的遮阳玻璃、和车厢里流动淡淡的爵士乐,悠闲地阅读着人生。

    最能吸引我目光的,莫过于年轻的情侣,共骑乘在一部机车上,后座的女孩以极其幸福满足的表情,紧紧拥抱着前座的男生。有时候,是女孩载着男生。也看过同性的恋人,趁着等红灯时,百般珍惜地握了一握对方的手。

    E世代的年轻人,个个有款有型,亮眼的发型、健康的肤色、自信的神采……活得理直气壮、为所欲为。是的。理直气壮,因为生命不容辜负;为所欲为,因为青春值得挥霍。

    朋友们问:“你不觉得他们有点过分得令人看不下去?”

    我诚恳地说:“何不试着欣赏,他们把我们从前很想做、但不敢做的那一部分,展现得多幺自在!”譬如:挑染几根很关键的头发,亮出年轻的特色;抱住所爱的人,当街亲吻;画个怪怪的妆,结伴逛街。只要不是杀人放火,有何不可?

    “我想,我是老了,才会开始恋惜青春。”我坦承。

    “不,你很年轻,才能接纳年轻人的特立独行。”他说。

    他的话令我想起千万个曾经在我的网站上留言的读友,你们都很年轻、很诚恳、很特立独行。

    每一封写给我的信,都有那幺不平凡的遭遇。有的爱人、有的被爱;有的关心好朋友正在承受的伤害、有的无意间带给好朋友痛苦;有的是主管老板眼中的红人、有的是一直还没有碰到伯乐的千里马……原来,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原来,每一个人都特立独行。透过网络,这些特立独行的人,在另外一个空间相会。人性最底层的爱恨欢怨在虚拟实境中交织,生命的习题被装饰、也被还原,终底要面对的,其实是内心深处既脆弱又强悍的自己。

    ※※※※※※※※※※※※

    夏天即将结束的一个午后,我和生平第一位结识的网友相约见面。

    在此之前,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信件。电子书信鱼雁往返,我不知道对方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家庭状况……E-mail中递送的,只是我们对人生的感怀、对未来的渴望。后来,我们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当对彼此的了解与日俱增之后,恍然发觉:我们所知悉的对方,一直都没有在意料之外。约见过后,我们仍然继续通信,分享各自的人生。

    我愈来愈相信:诚恳的心,既不需要任何伪装,也不会被任何伪装蒙蔽。不论分离多久、相隔多远,都会依着如前世记忆般的线索,相约在今生。

    这经验触动我想寻找一位“生命中的贵人”的念头,在我青少年惨绿岁月中,不断以书信鼓励我、指导我,让我免于彷徨失措、不致误入歧途的心灵捕手—“97号张老师”。透过电视节目“超级星期天”的协寻,我找到“她”,一通迟来二十年的越洋电话,连结地球两端的黑夜和白天。已经投入神职工作多年,成为一名修女的她,仍像春风般抚慰游子的心。

    节目录像结束,我们开始以E-mail通信。她在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

    “经过二十年的沧海桑田,能够和你再续前缘,心中有无限的感动和赞叹……这二十年来,我也和你一样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我先失去了最疼爱我的外婆和母亲。去年家父过世之后,我也成了孤儿族的一员。失去至亲之痛,使我更深深体会到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可贵,也更加珍惜每一个和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刻。伯母虽然病苦在身,我相信她一定在你身上得到很多的安慰和快乐。在家母离世之后,我更深的体会到『世上只有妈妈好』和『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但愿你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给自己时间去享受被妈妈疼爱的幸福。”

    在电脑浮现的字里行间,又读出我的眼泪。二十年前的温暖与感动,再度涌上心头。

    病中的母亲,并不完全了解什幺叫“电子邮件”;但是,当我牵着她的手,漫步秋天的公园里,读出“97号张老师”的这封信和她分享的时候,她同样地经历了e世代壮阔澎湃的惊奇与感动。

    回程,我们在公车站牌下听见一位大学生向同学道别时,很高兴地说:“今天晚上要跟网友吃饭!”语气中充满兴奋与骄傲。我完全能体会他的高兴与自在,绝对来自两颗纯真的心相互对待。

    ※※※※※※※※※※※※

    生活在e世代,见面的问候语是:“今天上网了没?”道别的方式换成:“有空e给我!”

    当网络恋情变成幸福婚姻的可能;当上网求职变成升官发财的捷径;当电子商务扩充成为电子服务……我想,我们必须谦卑地共同重新学习:成就自己的秘诀、以及和别人相处的方式。

    与其说,这是一个新经济时代,不如说这是一个新学习时代。全新的自我,始于:对自我的接纳与认识,对别人的体贴与包容。透过电子时代的思考方式,拥有均衡的人际关系。

    我认为:先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先建立自信,才会信任对方。先拥有宽频的心,才有魄力打造幸福的人生。用宝贵的青春岁月去学习,就可以变成回收最快的投资。用最真挚的诚心去交朋友,就可以拥有最丰富的人际网络。用正确的方法去实践,就可以与幸福的自己相遇。

    在e世代,每个人都是经营自我生命的创业家,都是掌管自我生涯的CEO。每个人,从认识自我开始,就责无旁贷地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幸福.com”。

    所谓的“幸福.com”,我们可以试着把“.com”中“company”的意义,从一家公司,扩充为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懂得幸福、珍惜幸福的人,然后,别忘了邀请拥有共同理想的人,陪你一起经营幸福的人生。

    最难与最简单的事

    愿意奉献金钱,未必是赢家。

    若自以为出手大方,却有意无意地伤及对方自尊,

    早晚会糟蹋这份好意、失去这份情谊,人财两空。

    天底下最难与最简单的事,通常只是在一线之隔、一念之间。关键在于自己要用什幺态度来面对;而态度的转变其实是从改变想法开始。

    沈吕白先生是广告界非常受敬重的前辈,有一回在我所主持的广播节目中说:这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是—─

    把自己脑袋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

    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在自己的口袋里。

    偏偏,从事广告事业的人,每天做的就是这两件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既要推销自我的创意理念,争取客户及消费者的认同;又要想办法将消费者口袋里的钱,装进客户的口袋里。

    听到这一番话,我的感受很深。其实,不只是从事广告工作的人,从事其它工作的人,同样也是在做些“世界上最难的事”。那幺,“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是什幺呢?我以逆向思考的方式想到: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其实正好相反。

    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是:

    以学习的态度,把别人脑袋的思想,装进自己的脑袋里;

    以奉献的精神,把自己多余的金钱,装在别人的口袋里。

    从事行销、广告工作的朋友,可以应用这个逆向思考,用世界上最简单的方法,完成世界上最难的事。例如:在推销产品之前,事先揣摩顾客的想法,再去发展有效的行销策略。要赚消费者的钱之前,事先想象那些钱如果是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愿不愿意掏出来放在销售人员的口袋里,购买这项产品。这会比你用“老王卖瓜”的方式强硬地推销更为轻松、简单;成功行销也因而不再是最难的事。

    情侣、夫妻之间的相处,又何尝不是这样。最亲密的两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争执,经常来自观念上的沟通不易。与其一味地坚持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想法,不如先静下心来听听对方是怎幺想的。先对别人的情绪及观念感同身受之后,再进一步沟通自己的想法,很自然地对方也会降低心里那道防御的城墙,和你的观念袒裎相见。

    金钱的事,就更不必提了。愿意主动和对方分享金钱的效用,在情场上必然大受欢迎。不过,值得提醒的是:愿意奉献金钱,未必是赢家,要看你奉献金钱的态度,是不是够诚恳。若自以为出手大方,却有意无意地伤及对方自尊,早晚会糟蹋这份好意、失去这份情谊,人财两空。

    过河不拆桥

    离职的员工、分手的恋人,

    说“再见”的时候,心态上或许可以义无反顾,

    但挥手时不妨多给对方一些衷心的祝福。

    陪伴父母到花莲旅行,距离前一次与家人同游,已经将近有30年之久。天祥至太鲁阁这段鬼斧神工的公路,唤起我们许多尘封的记忆。原先羊肠曲径般连双向会车都很困难的路段,已经开发成行人步道,跨越河川连接山脉的桥梁,也都一一换新。

    我们追逐着记忆的脚步,试图找到从前拍照留影的痕迹,仔细观察发现每一座新桥,都正好搭建在旧桥的旁边。新桥迎着蓝天晴空闪耀光辉;旧桥在荒烟蔓草间低诉温柔过往。“过河拆桥”,原是一句责备人们忘恩负义的俗话,在这里,却变成活生生的人生教育题材—过河的人,不但没有拆桥,还搭建了新桥,帮助更多后来的人,有更宽阔的路可以走。

    南台湾的高屏大桥突然断裂,造成震惊社会的事故。南北对照之下,我看见台北圆山路段的中山桥,旧桥未拆,新桥先建,交通动线变得很混乱。建桥与拆桥,不但考验着为政者的智能,也向我们揭示了值得深刻反省的议题。

    而人生的风景,果然处处是道理。一位世伯的长子,多年前赴新加坡创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开了好几家销售电脑的商店,以不错的口碑打开市场,生意做得很好。半年多以前,他曾来台湾洽商,我正好有机会向他请益。他说:“我已经不做传统电脑通路的生意了。”当时的我,并不觉得惊讶!网络兴起,引发通路革命,许多传统的电脑卖场都受到冲击。我很关心他如何转型,找到新的出路。

    “现在,电脑由大厂自己在网络上卖。我们没有生意做,就配合趋势转型,变成提供服务及维修的单位。我们和大厂之间的生意关系,反而比从前更密切。以前他给我什幺、我就得卖什幺。现在不能再用这种模式合作,他要让我们更懂他的产品,甚至使用者会用出什幺问题,都必须清清楚楚告诉我们。”厂商和经销商之间,在买卖交易的过程中经常存在有某种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如果能够换个角度,以理念相结合,就算生意的型态改变,仍然可以换个方式彼此扶持。

    如果,理念不合,必须拆伙,也应该给对方留点后路。离职的员工、分手的恋人,在说“再见”的时候,心态上或许可以义无反顾,但挥手时不妨多给对方一些衷心的祝福。

    人生遇见困顿时,我们总会自我安慰说:“天无绝人之路!”我相信:上天无意断绝任何人的后路,但他必须是个懂得过河不拆桥的人。过河不但不拆桥,还要记得造新桥,让你来我往的互动世界,永远有路可走!

    乐意服务,才会经营人生

    量力而为地把付出的过程,

    心甘情愿地当作快乐服务,

    就不会觉得自己处处为对方牺牲,而抱怨连连。

    一家客户的总经理,曾很慎重地要求我参与面谈一位刚毕业的女孩。她来应征业务助理,在校成绩优秀,要求比别人高的薪水,我的客户很看好她。不料面谈结束前,她很在意地问:“这份工作需不需要替客人倒茶水?”总经理很客气地回答:“有时候,客人的茶水是我倒的。”想当然尔,她没有被录用。

    先会做人,才会做生意。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缺帮客人倒茶水的人手,缺的是体贴别人、以及愿意服务别人的心,这不但是从事业务工作的基本精神,也是我们整个社会所亟需的!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曾在报上看过的一则消息:教育单位有意规划每学年八小时的劳动服务,列入大专院校的课程中。这项做法,引起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反弹。有的不赞成,另外有些则认为时数太多。

    在家里习惯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及家长,显然没有看过另一项问卷调查的结果:一群企业家被问到,录用刚从学校毕业的社会新鲜人的标准,答案不是学校成绩好坏、专业智识高低,而是合群、品德、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等。

    也许,学生及家长认为:劳动服务的课程,和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和处世态度,没有绝对直接的关系。但从我个人的成长经验来说,却有深远的影响。童年时,我在一所偏僻的乡下小学就读,学校规定每学期都要参加一次很大规模的劳动服务。印象最深的是割草、而终生难忘的则是挑粪。

    乡下学校,腹地很广,一片草地,杂草丛生。一群学生手持镰刀,整齐排成一列,在老师一声令下,开始向前割草。二十分钟之后,换另一个班级的同学,继续往前冲,一个下午就把整片草地整理得干干净净。现在回想起来,场面实在壮观,象是一辆巨大的除草机,应该去申请金氏世界纪录。

    挑粪,是高年级同学才“享有的特权”。升上五年级的我,终于亲自尝到学长、学姊口中最刺激的滋味。每个同学,都要提两个水桶,到学校的化粪池挑两桶粪尿,步行三百公尺,将粪便倒在操场边的葡萄园里。

    我必须承认,第一次做这件工作时,差点吐出来,但它给我的回报是—许多年后,当我读到托尔斯泰说:“财富跟粪尿相同,积蓄它就会放出恶臭,散布时却能肥沃土地。”能够有比别人深刻的体会。先学会做人、服务别人,才会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而学做人,不妨从劳动服务做起,里面有很多人生的道理!

    诚如相爱的两个人之间,有很多你来我往的互动,量力而为地把付出的过程,心甘情愿地当作快乐服务,就不会觉得自己处处为对方牺牲,而抱怨连连。

    

    沟通再沟通

    “说了等于没说”的沟通方式,委屈了自己、也无异于陷害了对方。

    既然有话要说,就说个清楚;

    若一次说不清楚,至少可以沟通、再沟通!

    沟通,往往不是一蹴可几的事。沟通一次,还没见效的话,不要放弃得太早!应该要继续沟通,沟通再沟通。

    我的同仁曾经提出建议,成立专属于部门内的图书室,精选行销方面的图书,供同仁借阅。这是个很不错的提议,但却迟迟没有执行。

    直到有一天,我在部门会议中提到有一本很棒的行销书籍,值得大家参考时,另一位同仁才又“旧事重提”,语气中带着替原提案人“打抱不平”的语气。

    “其实,这个提案已经提过一次了。没关系啦!不急着成立图书室嘛。我们只是有这个构想罢了。”

    由于事情不是很严重,他们陈述这件事的方式也是以有点半开玩笑的态度跟我提,同仁们原以为可以轻轻松松蒙混过去,但我却以比较坚持的态度,希望立刻执行,并向大家致歉:

    “当时我可能没有记清楚,所以耽误了成立部门图书室的进度。”

    会议之后,我详细检查所有的记录,就是找不到任何有关该项提议的资料,脑海中也完全没有印象。

    很不得已地,我必须找原提案人确认。

    “我……我想大概因为这是要多花钱的提议,怕……怕被您拒绝,所以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没有据理力争。”他怯怯地说。

    “其实,你不用据理力争,只须沟通、再沟通!”我诚恳地鼓励他!

    回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和他的情况很类似。遇到一些提案,有“争取埃利”的“嫌疑”时,就不敢大声说出口,怕主管误会自己是个贪小便宜的人。

    现在想起来,自己讲话吞吞吐吐的样子,当然很难说服别人。

    当年的我,在害怕什幺呢?仔细分析,应该是害怕“责任”吧!不提意见,比较轻松;说服别人,比较费工。

    若像他说的“轻描淡写、点到为止”,简直就是只尽了半点义务,却不肯负半点责任。

    “说了等于没说”的沟通方式,委屈了自己、也无异于陷害了对方。既然有话要说,就说个清楚;若一次说不清楚,至少可以沟通、再沟通!

    

    牛奶糖穿透椰子壳

    不要妄自菲薄,以为自己没什幺大才能,成不了气候。

    其实,只要塑造成另一种形状,或是摆对位置,

    就能发挥潜在的力量,令人刮目相看。

    人尽其才,了解自己的特质,包括优点和缺点,才能充分发挥,拥有丰富的人生。

    知道自己有很多优点,固然值得欢喜;发现自己有些先天上难以克服的缺点,也不必太过伤心。只要能诚恳面对自己,顺着本身的特质去发展,缺点也可能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对人生有正面的帮助。

    一所大学物理系的活动中,为了让参观的民众更了解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了很有趣的实验,令人除了耳目一新之外,也对人生有所领悟。

    其中有一则实验,是用牛奶糖戳破椰子壳。牛奶糖的质地很柔软,椰子壳的质地很坚硬;用牛奶糖戳破椰子壳,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应用物理学的原理,竟然可以轻松办到。

    学生用手将牛奶糖捏成像图钉的样子,平放在地上,针尖朝上,然后以垂直的角度,将椰子掷下,牛奶糖果真把椰子壳刺破一个洞。

    古人王阳明以“格物致知”的理论,阐扬人生道理;我们现代人同样可以在有趣的物理实验中,发现生活的智能。

    柔软的牛奶糖能戳破坚硬的椰子壳,说明了“以柔克刚”的成功之道。只要使对了力气,柔软的力量,也有它不可忽视的强大功效,以四两拨千金。

    当我亲眼看到这个实验,内心产生很大的震动。

    每个人都必须摒除主观的成见,认识各种特质,才能找到其中的可能性。若受限于日常的生活经验,往往忽视了自己尚未发挥的潜力,也看不到别人内在的能量,实在很可惜。

    一个人不要妄自菲薄,以为自己没什幺大才能,成不了气候。其实,只要塑造成另一种形状,或是摆对位置,就能发挥潜在的力量,令人刮目相看。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要看轻别人,表面上的弱小,内在里可能有你意想不到的巨大能量!

    很简单的逻辑,却让我绞尽脑汁。看到谜底之后,我惊然地警觉到,猜中答案的关键,并不在于学识的多寡,也不是思考的反应,而是一种属于台湾本地特有的“e世代的幽默感”。

    “一只蜜蜂停在日历上”和“风和日丽”之间的关系,再简单不过,直接以“断章取义”的方式就可以得到答案。想猜中这个谜题,最困难的地方,其实就在于它的简单。我们常把简单的事情想得太复杂,所以错过了正确的答案。而“e世代的幽默感”的特质之一,就是简单。掌握了这个特质,谜底早已呼之欲出。因为,题目的本身就已经嵌入了解答,猜不着、想不透的盲点,就在于我们视而不见。

    再看看“一只狗过了独木桥就不叫了”这一则的谜底是:“过目不忘”。基本上,它的逻辑还是不脱猜谜惯用的“谐音”技巧,和“风和日丽”那一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它的创意是:结合传统谜语采用字面上的谐音,加上动物本身叫声的谐音—独木桥的“木”和“目”同音,狗叫的“汪”和“忘”关联,产生双重趣味,这又是“e世代的幽默感”的第二项特色。

    从“蓝色的刀和蓝色的枪”猜到“刀枪不入”,这题是中西合璧的趣味,从英文“Blue”的谐音来破解,可以说是寓教于乐,也可以看出“e世代的幽默感”中不乏国际化语言的思考方式。

    在这次网络猜谜的经验中,我更加确信:想要在电子时代中保持友善的人际关系,“e世代的幽默感”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你看到上述的解析,莞尔一笑,甚至,还可以举一反三地创新发明其它的谜语,e世代的天下,绝对不缺你的一席之地。

    如果,你看完后嗤之以鼻地说:“又是无厘头式的脑筋急转弯,我才懒得理。”那就教人不免要为你捏把冷汗—你不理它;它也不会理你。但你可能会被远远地抛弃,永远停留在上一个世纪。

上一页 《吴若权随笔文章》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