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生活 | 韩 流 | 影 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 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正文 |
第十讲 苏麻离青 深入胎骨——明早期青花 |
明早期青花是永乐定的调子。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永乐皇帝的性格。其父朱元璋是曾经考虑过让朱棣就是永乐皇帝当皇帝的,因为他行排老四。长子朱标在朱元璋之前就去世了,经过反复地权衡,朱元璋还是定了长孙来继位,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建文皇帝。这一点使永乐皇帝当时是燕王朱棣很不满意。因为建文皇帝的处事也过于急躁,导致朱棣就谋反了。在建文四年的时候,朱棣就起兵了,最后拿下政权。 第一,建故宫。我们今天之所以还有这么辉煌的故宫存在,是因为有永乐皇帝。永乐五年开始建故宫,到永乐十八年建完,用了13年的时间。故宫的皇宫建设是世界最大的皇宫群,用这么短暂的时间能够把它建成确实是一个奇迹。 第二,编纂《永乐大典》。"盛世修典",这是有讲的。《永乐大典》不是我们一般意义想象的编纂一本书,它是一个倾国家之力,集所有的文人雅士的能力编纂的这样一本大书。《永乐大典》有多少卷呢?有22937卷。我们知道后来《永乐大典》不停地在遗失,被焚毁,但还是保留下来了很多。这是他做的第二件大事。 第三,迁都。他迁都有很多原因了,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永乐怎么想的。但是基本上能够知道他几点。首先他认为在南京继续做这个皇帝不算光彩,毕竟他是动了武的。其次,他因为他是燕王,长期居住在北京,有感情问题。再有一点,当时北边还是元朝残余势力在跟明朝政府抗衡。迁都北京以后,表明明朝的能力和强大。如果当时的政府在南京,北面很容易失守。 第四,组织下西洋。下西洋的目的是非常复杂的,至今史学界也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它显示了明帝国的一个优势,这个优势在当时是在全世界范围中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优势——海上运输能力——的一个显示。 阳山石碑 朱棣拿下政权,当了皇帝以后,做了一件大事,要为他父亲立个碑。中国人很讲孝道,给父母立碑是大事,今天也要到墓地选一块好的石材,记上一些文字,表达后人的哀思。那么,永乐上台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他违背了祖训,以武力登基。但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和孝心,他要给父亲立一个碑。这个碑做大了!依山而造,在今天的南京郊区汤山镇,那里有一座阳山,依阳山开凿。我去过那儿,专门看过这个碑。没有亲临其境,你不能感受它有多大。如果我们把它立起来,它有70多米高,相当于今天25层楼房那么高。碑分三块,碑身、碑额和碑座,这三部分现在都在山上,无法站立。不要说600年前人的能力,即便今天,我们设想了很多办法,也觉得不可能把它立起来。经过计算,碑的重量大约有3万多吨,要把3万多吨的东西吊到基座上,再把碑额搁上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结果这碑就躺在山上,变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阳山石碑是永乐的一个形象工程,但没有做好。我想这可能也是促使他迁都的原因之一。你想,为父亲做了这么大一个碑,最初想得很好,没有想后面的事情,结果立不起来,出现这么一个尴尬的局面。 青花地砖 永乐还做了一件大事,在南京建了报恩寺和报恩寺塔,可惜现在塔不在了。报恩寺是永乐为纪念他的父母而建,父亲就是朱元璋了,母亲是他的生母马皇后。报恩寺塔则是永乐按照皇宫的标准去建的,用了16年的时间,是座白琉璃塔,九层八面,78米高,也相当于25层楼那么高,非常巨大。可惜在1854年,人为地毁于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把它炸掉了,非常可惜。 永乐为建报恩寺和报恩寺塔,所动用的材料是我们不能想像的——用青花做地砖。今天装修房子,买的所有瓷砖都是为家装烧造,没有人敢用青花瓷,成本巨大,不能承受。但永乐就烧了青花地砖,每块砖大概都有二三公分厚,非常漂亮。这种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每个人看到那砖的时候,都觉得那是一个残器,像一个盘子的中心被切下来了。砖上的图案也不完整,因为每块砖都是局部图案,只有拼接以后才能变成完整的图案。单看一块砖,往往就误认为是残器。古今中外,用青花作为地砖,目前已知的只此一例。 明朝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对报恩寺塔有这样一段描述,他说:"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张岱是明晚期的人,当时这塔还在,矗立在长江边上,所有来往的船只都能看见。今天这座塔如果还在,将是全国非常重要的旅游景点,可惜毁于150年前。 该出手时就出手 我早年逛天津古玩市场的时候,有一个老乡摆地摊,他从书包里就拿出这么一块地砖。他刚拿出来,我就看见了,我一把就接过来了。我问:"你这个多少钱啊?"他说:"200块。"很痛快。然后我就知道了:他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那时大家已经知道永宣瓷器很值钱了,但不知道这么一块方方的东西是什么。我说:"100块吧。"这是一个原则,就是无论多便宜,一定要砍价,这是给对方一个心理安慰。你要说:"200块我要了。"他肯定想自己卖低了,心里会很难过。为了让对方舒服,一定要砍价。他说:"不行。""那150。""不行。""180。"他还说:"不行。"我说:"那好,我给你200块。" 我为什么反复跟他拉这个锯呢?让他确认他所说出的价格。我说一百、一百五、一百八的时候,他都反复说不行,是确认二百这个价格。如果我说:"二百块,还行,挺便宜的,我要了。"他可能就会说:"哎呀!我弄错了,不是200人民币,是200美金。"你马上就买不到了。所以要学会讨价还价的技巧,不仅是为自己高兴,也是为别人高兴。 收藏的时候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反应要快。我现在都能清清楚楚地回想当时的情景,就是老乡从书包里一拿出东西,我就接过来了。旁边围了很多人,我动作稍微慢一点儿,有人比我手快,东西就永远不是我的了。那么,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个决心还是来自于你的知识。我为什么能够在那么多人拿出那么多东西的时候,全都不激动,而看见这块砖就激动,一把就拿过来?就是因为我有这个知识。所以在收藏中,关注逝去的比关注现在的更为重要。 压手杯 永乐官窑近年在景德镇珠山大量出土,珠山就是当时御窑厂的所在地。永乐瓷器中最负盛名的压手杯,反而未见出土。先解释一下压手杯,碗形,大小搁在虎口的位置上正好。由于胎比较厚,分量比较重,有沉重感,所以叫"压手杯"。带有确切"永乐年制"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全世界只有3件。我前些年在江苏电视台做节目,现场有很多观众拿来东西鉴定。有个人拿了一件青花压手杯上来了。我跟他说:"全世界带有年款的压手杯,仅有三个是真的,你这是第四个。" 我想,一般人都能听懂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他听不懂,他说:"对,我这就是新发现的一个。不仅一个,书包里还有一个,第五个。"全世界倾国家之力,600年的时间才找着三个,他那儿就有俩。这么难得的瓷器,我都只能隔着故宫的玻璃看,他怎能兜儿里揣着俩呢?妄想是收藏的一个大忌,很多人是妄想。一个人在执迷不悟的时候,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比如我说:"你这是第四个。"我就已经暗示他东西不真了,但他听不出来,他觉得就是那三个以外又发现了第四个。这是一个通病。 波斯影响 永乐瓷器中有很多特点与郑和下西洋有关。我们都知道郑和七下西洋,有的史书上也说八下西洋,不管他下了几次,反正他去了西洋。郑和跟我同姓,原名叫马三保,人称"三保太监"。他是云南人,被永乐赐姓"郑"。郑和从永乐三年起就开始下西洋,最后一次已经到了宣德时期,到达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史学家认为,永乐皇帝让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寻找建文皇帝。因为永乐皇帝这件事办得不光彩,攻进南京城的时候,建文皇帝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所以他一定要找到建文皇帝的下落,毕竟说白了那是真皇帝,要回来的话也不太好看。此外,下西洋还有部分经济目的。再有就是炫耀,大明朝国力强盛,一定要炫耀。今天的阅兵式都是炫耀,国力强盛时才能搞阅兵。 炫耀是农耕文明的一个局限,农耕民族就愿意炫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文明的国家,今天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愿意炫耀的特征。过去家里买一辆新车,买一台新电视,都愿意跟人显摆。《明史·郑和传》上记载得很清楚,当时郑和的宝船非常大。为什么叫宝船?因为押送了很多宝贝。宝船长44丈,阔18丈,相当于长约132米,宽约54米,是非常大的船。据说排水量可以达到一万多吨,主船上有九根桅杆。郑和一次下西洋,出行有27000多人,出去就可以打仗。后来有的书上写得非常夸张,说那船肚子里可以搁进四个太和殿。 郑和返程的时候,带回大量下西洋沿途看到的各种文化。这时,就可能把大批波斯纹样带入宫廷,用它来做样子,烧造瓷器。永乐时期,明朝与中东波斯的贸易,可能是导致永乐瓷器波斯器型、纹样众多的一个原因。比如扁壶、花浇,一看就不是中国人常用的东西,而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 苏麻离青 郑和下西洋给瓷器带来的第二个影响,就是苏麻离青,也叫苏泥勃青。听个词,不懂的人会觉得不知所云。其实苏麻离青是烧瓷器的时候往上画的染料,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染色剂,相当于你染布的染色剂。苏麻离青烧出的特征是蓝中发黑,有锡光斑。这一点非常专业,它是高铁低锰,因为铁含量过高,所以呈现锡光斑,过去这在鉴定中是绝对特征,只要有这个就是真的。 典型苏麻离青产生的艺术效果,浓重、晕散,古人就把这种晕散赋予了美学的特征,认为非常美,所以苏麻离青一下就成名了。苏麻离青烧成后,釉面会坑坑洼洼的。它本身是一种烧造的缺陷,但被文人渲染以后,形成一种审美追求,就是缺陷美,也可以说是病态美。过去几百年以来,永宣瓷器一直是青花瓷器的魁首,收藏者、研究者,都以拥有永宣瓷器为荣。苏麻离青,一般老百姓不需要知道得很清楚,就知道它是一种染色剂就可以了;但作为专业人员,就一定要了解这件事。 一般的说法,苏麻离青就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苏麻离青"名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南洋苏门答腊的苏泥和槟榔屿的勃青合成,但这"苏泥"和"勃青"到底是什么,谁也无法解释;第二种说法,有个英国博士在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888年的时候,他说苏麻离青是指英文中"蓝玻璃"(smalt)的译音,因为它也是蓝色的;第三种说法,在《明实录》中记载叫"速来蛮",苏泥麻,也是谐音;第四种说法更奇特了,说它是从索马里带回来的,所以叫"索马里青",听着和苏麻离青比较接近。 其实这个苏麻离青的来历并不重要,它对青花,对百姓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它为中国的陶瓷美学带来了一道绚丽的风景。这道风景就是它充分地体现了苏麻离青的特性,体现了它这种由缺陷带来的美的这种特性。这就是苏麻离青的名气所在。 宣德皇帝 明初青花一说就是永宣,按照一般人的思路,都会认为永宣是父子关系,永乐宣德嘛。实际上,永宣是祖孙关系,中间还有一个洪熙。宣德的父亲仁宗在位只有一年,年号洪熙,因为时间短暂,所以一般不学历史的人很容易忽略这段。 一般的说法是"永宣不分",永乐瓷器和宣德瓷器非常接近,尤其不带年款的,不是专家分不清楚,看着都差不多。专业人员很容易把永宣瓷器分清楚,但非专业的人没有必要分清它,知道是明代早期的青花足矣。 宣德在位10年,38岁的时候去世。他在位时是明朝的盛世。宣德皇帝雅好艺术,喜欢绘画,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因为有雅好艺术的宣德皇帝,才有了宣德瓷器的辉煌成就。乾隆皇帝就非常欣赏宣德瓷器。比如有一件极为特殊的青花瓷器,是御用的礼器,佛教做道场的时候使用,瓷器上面写着古印度的梵文,还有五个汉字"大德吉祥场",意思是能够消灾去难,吉祥如意。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件宣德青花,他让宫廷画师丁观鹏画了一幅《鉴古图》,把这件宣德青花画在图上,搁在自己身旁,表明他对这件东西的酷爱。 宣德蟋蟀罐 宣德皇帝有点儿小毛病,喜欢玩儿。宣德的政权来得比较容易,到了他这儿,不需要再创业,守着就可以了,所以他非常喜欢玩儿。史书记载他"雅好词翰","精于绘事","酷好促织之戏"。前两条大家都不怀疑,因为宣德有很多画作存世,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有,画得虽然幼稚,但看着很有意思。那么最后一条呢,很多人不信。"促织"就是蟋蟀。宣德皇帝酷爱斗蟋蟀,出于晚明笔记,所以有人说都是野史,皇上天天斗蟋蟀,那成什么了! 由于没有证据,所以这疑案一拖几百年。清初的学者王渔洋在评《聊斋志异·促织》时,就认为这个传说无据,是假的。其实,唐代人就开始养虫了,宋代人非常喜欢斗虫,大奸臣贾似道就喜欢斗蟋蟀。所以,明代宫廷里盛行斗虫,应该是顺理成章的。过去北京人管蟋蟀罐都叫"将军府",可见蟋蟀要互斗。北方人和南方人都用斗蟋蟀来赌博。宣德皇帝沉溺于斗蟋蟀的故事流传得非常广,当时有这样的话:"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曾经有传说,宣德时期有过拿骏马换虫的事,就是拿一匹马换一个虫,可见他有多喜欢蟋蟀。今天不知哪儿能用虫换马? 宣德青花蟋蟀罐的传世品非常罕见,过去见到时,还不知道是蟋蟀罐,全世界只有零星几个。据说宣德死后,他母亲张太后当场下令,把他所有玩儿的东西全砸了。明人李贤在《天顺日录》中有明确记载。台北"故宫"有1000多件宣德青花瓷器,是全世界收藏最多的地方,可一个蟋蟀罐都没有。所以,当时不能证明宣德有此爱好。 结果还是有人来揭开这个谜底,就是我们的考古专家。1993年,景德镇出土了一窝青花残片,把这些残片攒起来,就是宣德时期的蟋蟀罐,一共21件,一看就是故意砸的。蟋蟀罐的成堆出土,证明史书记载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宣德青花蟋蟀罐价值连城,大家也回家找找吧,但别找来假的。 宣德大龙缸 到了宣德一朝,青花瓷器就逐渐摆脱了波斯文化的影响,波斯造型逐渐减少。宣德八年《大明会典》中记载,朝廷一次下令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443500件,足见当时的国力强盛。44万件东西,今天用车拉,得拉多少车?宣德时期的龙纹也非常凶猛,反映出宣德的时代面貌。中国龙纹最为凶猛时期就是永宣时期。 20世纪80年代,我曾经见过宣德龙纹大缸。当时一个朋友告诉我,北京有一大户人家,"文革"查抄退赔,拿回很多好东西,其中有宣德的大缸,让我去看,喜欢还可以买。这种机会非常难得,我就跟他去了。我印象非常深,一进他家门,刚拐过弯儿,就看见院里有一个玻璃房,里面种着芭蕉树,非常雅的人家。今天都很难在家里养芭蕉,那可是二十多年前北京的冬天啊! 我进去看了很多东西以后,就问:"您那大缸呢?"他说:"床底下呢。"我问:"怎么在床底下?"他说:"摔了!""怎么摔了?""哎呀,那俩倒霉的三轮车工给摔的!"两个三轮车工把缸运到他们家门口的时候,由于是冬天,很冷,戴着棉手套拿不了这缸,缸特别大,很重,得俩人抬。宣德时期的缸是直沿,沿上没有很容易抓的边。两个人把手套一摘,空手就抓这个缸,往他们家里拎。经过院子的时候,手就开始出汗,因为瓷器在冬季里是冰凉的,手是热的,所以手立刻就出水,抓不住了,一下就掉地上摔碎了。我说:"好不容易来了,碎了也拖出来看看吧。"就从床底下拿出来了。摔得倒不是粉身碎骨,有大概十来块,能拼起来。那时候我对瓷器的认知是一定要完整,这种残的就不愿意买了。然后我就问:"您这还怎么卖啊?"他说:"几百块钱,我不想卖,窝心;一千块钱,你也不给。"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碎了凭什么给一千块钱啊?然后就没买,这件事就过去了。 这么多年了,我也不知道这个缸后来怎样了。今天看来,就是再打碎点儿,一块也能卖几千块钱。也就是说,把这缸买回来,打成碎块卖也卖很多钱,粘起来就更值钱了。很多文物在历史上受过这样那样的伤害,但它保留的文化符号不会丢失。当时我也没想开,也是让他那句话把我限制了,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文物的保护角度上讲,拿文物得非常小心,拿之前要考虑周围的环境。想想这大龙缸,六百多年了,历经磨难,查抄以后退赔,到家门口给摔了,非常可惜。 永宣青花的区别 "永宣不分"是一句老话,经过这些年国内外那么多专家的研究,大致能作出区分。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永乐时期的款少,宣德时期的款多。二、永乐时期瓷器的釉面莹润,宣德时期瓷器的釉面就出现橘皮。橘皮是指瓷器表面像橘子一样,有点儿皱。三、永乐瓷器体轻,宣德瓷器体重。四、永乐青花的晕散不如宣德,显得更清秀一点儿。大概是这么几条,我们只需要做一个浅显的了解。 永乐青花"一束莲"盘 我在20多岁的时候,特别喜欢听人家讲课。现在听到讲课的机会很多,那时候就得问哪儿有这种课。当时北京文物商店有专业人员的辅导课,工作人员就去听。有一个负责收购的业务员,一次听课的时候不是太专心,但他很聪明,进去待了一会儿,就听见两句话:"宣德瓷器的胎底是细砂底,摸着跟小孩儿屁股似的,滑溜;青花由于有苏泥勃青,深入胎骨,你一摸,凸凹不平。" 隔了一段时间,他正好到山西出差,在一个集市上碰见一个老乡。老乡面前一摞青花盘子,都一模一样。他拿起来摸了摸青花,凸凹不平;一摸底,也跟小孩儿屁股似的,都对。但怎么有一摞呢?他心里也不是太有谱。他就问:"盘子多少钱一个?"老乡说:"80一个。"80块钱今天很便宜,当时很贵,相当于一个人两个月的工资。他就在那儿转幺子,着急,下不了这个决心。最后想来想去,咬牙买了一个,没敢多买,也买不起。今天从山西到北京,当天就回来了;那时候还得隔着差不多一个礼拜才到家。回来以后把所有专家都请来一看,大家都说:"这是永乐的盘子。"他急了:"人家那儿还有一摞呢!"赶紧又折回去了,结果再也找不着那个老乡了。 他买的盘子是永宣时期最为常见的青花盘子,画的"一束莲"。莲花、莲蓬,配以茨菰、红蓼、香蒲等水生植物,用丝带扎在一起,叫"一束莲"。为什么当时烧造很多这样的盘子呢?因为永乐皇帝认为,为官一定要清廉,这个规矩也是朱元璋定下来的,所以当时烧造这种盘子暗含"清廉"的意思。青花,莲花,是利用了谐音。这几种植物各有含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茨菰,是一种水生植物,可以吃。它的叶形很锋利,但不伤手,花虽不耀眼,却默默开放,古人寓意它品行端正。红蓼,蓼花有刺激性,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目卧则攻之以蓼",就是太困倦时拿蓼花一辣眼睛,眼泪下来了,就不困了。卧薪尝胆的"薪",说的就是蓼。蓼寓意君子不忘其本。香蒲,嫩的时候可以吃,今天菜市场有时还卖可以吃的蒲草;如果老了,可以用来编席,寓意君子的生活俭朴。这个"清廉"的款式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两代都提倡这种式样的青花盘子。 这个买盘子的人,当时是给公家收购。他得到什么经验呢?就是他注重了听来的细节,强化印象,并能够灵活应用,敢作敢为,把这个重要的东西买回来了。可惜没都买回来,买了一个,立功也是三等功。 空白期青花 永宣瓷器是明早期的最重要的一个章节,它紧跟后面的就是空白期。历史上把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一共28年称之为瓷器的黑暗期。这三朝没有落款的官窑。官窑制度,在永宣时期刚刚建立起来的,为什么到这时期就没了呢?我们了解一下历史就会明白了。 正统皇帝是9岁登基,宦官王振是他的启蒙老师,并控制朝廷。朱元璋当时有祖训"宦官不得识字",因为他就怕宦官干政,但是到了永乐这就吹了。永乐因为他登基的时候受到了很多宦官的好处,所以他对宦官是网开一面。永乐的这个对宦官网开一面就遗祸于正统。 我们都知道明朝这段时间有一个大的事"土木堡之变",宦官王振怂恿正统皇帝御驾亲征,那后果大家都知道了,皇上被俘。当时皇上只有23岁,让我们今天来说,多少也有点少不更事,以为打仗哪儿那么容易。你看着你的先人能御驾亲征你就亲征,到那儿没弄清北在哪儿呢,就让人给抓着了。 三个礼拜以后,他弟弟就登基,这就是景泰。景泰最有名的就是景泰蓝,我们将来也会讲到。景泰皇帝当上皇帝的第二年,这正统就给放回来了。当时瓦剌军说,这是一人质,没想到咱这皇帝又起来,这人质不大起作用,就给放回来了。放回来就在紫禁城里南宫,他一住就是7年。 当景泰皇帝病重的时候,又发生一件大事,就是所谓的"夺门之变"。正统皇帝翻身又起,把这个在病中的景泰皇帝就给捂了,然后自个儿又登了基。 所以,这28年等于是三朝两帝,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这一时期基本没有官窑瓷器,包括青花瓷,所以中国陶瓷史称这段时期是"黑暗期",也叫空白期。 那么,这三朝是不是就不烧瓷器了呢?民窑依然在烧造,上接宣德,下接成化。从民窑瓷器上,我们还能看出这28年的演进。 永宣时期是青花的盛世,空白期青花急剧衰退。空白期之后,青花又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呢?我们下一讲从成化讲起。 |
|
书坊首页 |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