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生活 | 韩 流 | 影 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 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爱情以互惠为原则》->正文
第十二章

    她当然对她比较好

    如果大家必定得相处下去,最好不要在比较性问题上较量太多,得过且过吧。婆媳妯娌的问题,必然与大家庭或折衷家庭的制度不朽而长在。

    “我觉得我为这一家子做牛做马根本没有用,不管我为她做了多少事,多孝顺她,她对自己的女儿毕竟比较好,有好东西还是会留给她的女儿,根本没有想到是我要侍奉她到老。”一个与婆婆相处多年还算“和睦”的媳妇这样抱怨道。

    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听得太多了,好像只要丈夫家有姐妹,或兄弟,媳妇多少会有这样的怨言出现,怨公婆偏心。

    我在想,台湾不知道有多少婚姻是因为和妯娌相处不好、和婆婆无法沟通而离的。只要和男方家族中的一个人有了过节,又经年无法化解,就是种下了日后夫妻不睦的种子,如果其中有人蓄意让战事扩大的话,迟早会把一个人对婚姻的耐心全消耗尽。

    西方人就比较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家庭“分化”得早,成年之后的儿女很少跟父母同住,彼此的感情关系比较独立,不需要朝夕相处,问题就没有那么繁复。西方人离婚,的确是因为个性不合,或者“性”不合,从没听过有人是因为和婆婆个性不合或跟小姑处不来而把婚姻送上断头台的。

    再怎么好,也难敌血缘之亲

    所以,西方婚姻专家对离婚的看法,实在很难以移植到台湾的社会来。因为我们对婚姻的期待、个人人格的尊重和家庭结构都不一样。

    华人跟家庭之间一直连接着一条非常坚固的脐带。

    欧美老人独居理所当然,这里若让老人独居,人人都会为之慨叹子女不孝,觉得他们的晚景必然凄凉。当然,我们的老人也并非独享利益,他们往往到了退休之后,还必须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很难真正体会人生责任已经尽完的轻松感。家中的长一代不愿意分享为下一代育婴的责任,下一代也难免有怨言。

    上一代对下一代要求多,下一代对上一代要求也不少。

    “我和小姑有什么争执,婆婆其实都在帮自己女儿说话……”听到这种对婆家的抱怨时,我多半沉默地倾听,不会为抱怨者打抱不平,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事情的角度,也总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去倾吐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当事人可能觉得受到很大的伤害,但旁人如非身处其中,会觉得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何足挂齿,却又不能说真话,显得不够朋友。又来了!我想。

    “小姑想要看电影,把小孩托给我婆婆,她就马上答应。我要去看电影,把孩子托给她,她就给我脸色看,好像我没有克尽母职似的……她有没有想到是我们在养她,不是她女儿在养她……”这位媳妇这么述说着。我忍不住提醒她,喂,有一个简单的道理,你应该懂啊,毕竟她是她的女儿,你是她媳妇;有一天你当了婆婆,看你会不会对自己的女儿比较好,毕竟是血缘之亲啊。

    不要在比较性问题上较量太多

    我听过媳妇和小姑起冲突,媳妇认为自己有理,小姑无理,于是要求婆婆跟小姑断绝来往,让婆婆左右为难、丈夫也不知所措的例子。只能说,如果想维持婚姻,这媳妇未免天真得非常愚蠢。这么简单的道理,她竟然让自己受过高等教育的大脑疏忽掉。

    大部分的婆婆,都还没有聪明到会很技巧地解决这种“天生不公平”的问题。很多好婆婆,固然会在口头说,把媳妇当女儿看,但那是你还没跟她的儿女发生致命冲突之前。如果你在她面前说她的女儿或儿子有多坏,她怎么会不护短?我一直觉得,最笨的就是到公公婆婆面前厉声告他们儿子的状,或是到岳父母家谴责他们没教好女儿。他们或许会为你出口气,但不可能一直为你把气出到底。古代的臣子都懂得“疏不间亲”的道理。不管皇帝再怎么察纳雅吉,离间皇帝和他常常接触的宠妃宠臣尚且不智,何况是父母儿女?

    所以有许多实例都显示,儿子一有外遇,明理的公婆都站在媳妇这边,但若媳妇闹得凶。吵得辣,公婆的态度马上又往回倒。

    那是人之常情,她当然会对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比较好。你,我,都一样。很多俗谚不是都这么说吗?——再怎么不像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其他多是可以“取而代之”的。

    可能是因为此类比较毫无建设性,且听了太多,我又明白此类芝麻绿豆之纠纷,若无人宽心让步,这争执永无休止之一日。老实说,我对人家投诉的婆媳争执或妯娌口角所造成的风波,跟她家中的“夹心饼男人”一样,并无耐心。我很能体会大多数男人遇到这种事情左右为难、干脆逃走的做法。固然,越逃越糟。

    如果大家必定得相处下去,最好不要在比较性问题上较量太多,得过且过吧。婆媳娘娘的问题,必然与大家庭或折衷家庭的制度不朽而长在。

    找错爱情专家

    如果你一定要找亲朋好友诉苦,请牢记,你要先确定,他必须比你冷静,比你懂得沉默是金,最好还得比你聪明才行。

    在某个中度台风过后,我回到乡下老家,争吵的声音,从早上吵到晚上十点,仿佛黄石公园的地热喷泉,间歇性地涌进我的耳朵里。我问我妈,是不是夫妻吵架?会不会闹出命案?要不要报警?最起码,我可以引用噪音防治法报警……

    我妈说,不是夫妻吵架,据她打听,是台风造成两家墙壁渗水,他们正打算吵个“冰落石出”,看应该怎么负责法。

    “吵架有用吗?”我啼笑皆非。“当然没有用啊,”我妈说,“不然他们干吗吵这么久。刚开始是两家太太在吵,后来先生也加人战局,现在两家的亲戚也来助阵,所以越吵越大声……”

    我想,他们还得吵上好几天呢。遇到事情的时候,如果没有知识,或双方认知差距太大,我们常常忘了可以有效地谈一谈,而用很原始的本能,吵,吵到后来往往涉及各种与原本主题无关的东西,大家开始翻起旧账,为未来结下更多的旧怨,事情没有解决,反而扩大了。

    找错了脑袋不清楚或意气用事的中间人,反而坏了事。也很容易从两人恩怨演变为两个家族或两个大团体的恩怨。我想,过去大多数死伤枕藉的战争,都是这样引起的。

    感情的事,从牵手到变脸,最大的结怨原因,大家都推给“个性不合”,其实是不了解如何处理个性不合所引起的冲突。往往,在投诉无门的时候,我们找错了“爱情专家”。

    因为想投诉对方的错,强调自己的对,我们常常很直觉地找到了最有可能讨厌对方,最有可能溺爱自己,也就是最会为自己讲话的人。

    浪费时间,又扩大嫌隙

    女儿和先生发生小争吵,会找到原先就反对他们结婚,但不得不同意他们结婚的母亲。母亲碰巧也会遇到不负责任的父亲,就会义正辞严地把“天下男人一般乌鸦”的概念投射在女婿身上,对女儿说:“我早说你们的婚姻拖不了六个月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看吧,为了你将来的幸福,你还是离婚搬回来跟妈妈住,我还可以帮你照顾孩子!”

    小两口演出全武行,用枕头丢来丢去,被同住的能干婆婆发现了。婆婆本来就觉得媳妇洗碗洗不干净,实在配不上自己的儿子,于是就说了吵完架痛哭流涕的媳妇两句:“男人就是这样,你让他一点会死啊,我还不是这样忍过来的……”结果媳妇越发觉得这个家待不下去了,气得顶了婆婆两句,婆婆又跟儿子投诉媳妇没大没小,两家最后提议离婚。

    还可能有下列情况,媳妇回娘家,找到了她有勇无谋的兄弟,气势汹汹地来把自己丈夫打一顿,这下子,也害她回夫家变得不是人了。

    两个情人吵架,女孩问闺中密友,他爱不爱她,应该怎么办?闺中密友本来对女孩的男友就有好感,只恨他当初选择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只好悄然退出,此仇不报,更待何时,拼命为女孩出气,把她的情人说得一败涂地:“我早知道他是个坏男人,其实他当初也有来追我,只是你定力差,被他拐了。”取多人没想到,在倒霉的时候找错一个“咨询对象”,会造成一生的惨剧。台湾人在谈判和处理纠纷时,IQ和EQ都嫌不足,能够变成阿Q就很不错了。

    找错“专家”,不如在脱离盛怒期之后,再平心想想问题出在哪里,吵了半天,也可以出气,但徒然浪费了时间,又扩大了仇隙。

    如果你一定要找亲朋好友诉苦,请牢记,你要先确定,他必须比你冷静,比你懂得沉默是金,最好还得比你聪明才行。

    小事真的会抓狂

    在彼此相处之际,为小事抓狂,属理所当然,因为在爱人们眼中,它可能会变成疏忽爱情的罪名,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要留心它带来的后遗症,会使爱情退了步。

    有一本美国的畅销书,在台湾出版时,书名翻得很好,叫做《别为小事抓狂》,果然大卖特卖。该书作者是理察·卡尔森,在台乘胜追击的第二本书,其实写得绝不比第一本差,书名翻为《别怕赚不到钱》,却没有继续掀起如是的阅读热潮,为什么?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常为小事抓狂,特别是那些在睡一觉之后就会觉得没什么的鸡毛蒜皮小事。

    为小事抓狂,被一只或一些小蚂蚁整得大象发了疯,是感情中最常碰到的问题。有些人天生温文,或者心胸宽大,或可以不在乎这些小蚂蚁。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是那么容易想得开,有些人还属于作茧自缚的性格,把小蚂蚁想成了千年妖兽。

    有了爱情这种不明物质的渗人,情人们特别容易为小事抓狂。对方一个眼神好像瞟向窗外那个身材惹火的辣妹,她就找他的碴;她不过是比平常晚归了一点点,没接到他的电话,他就怀疑她的忠贞;早上起床,看到被她挤得乱七八糟的牙膏,他觉得她妈妈一定没有把她教好;他看报纸看得人神,没有听见她在说些什么,她感到自己的存在是不重要的;下班回来,看到家里被孩子弄得零乱不堪,他立刻把今天受的气发在“你当家庭主妇是怎么当的”之上;交代他的事,他忘了,她就说“每次你都……”,引起他对她素来“小题大做”的不满。

    小事真的会抓狂。

    别把爱情偶像化

    有一对小吵不断的夫妻,在我面前分析他们结婚十五年来最大的争吵,依稀记得是为了瓦斯的事情。太太炒菜炒到一半,没了瓦斯,要先生去叫瓦斯,先生正在看电视,看长腿美女唱歌看得出了神,因而忘了这档子事。过了十分钟,性子较急的太太砰的一声在厨房摔了炒菜锅,两人后来还大打出手。这场争吵的“始作确者”,他们忘得差不多了,靠两人记忆拼凑,和我的添油加醋,才能写得“依稀”完整。不过,两人都清楚记得,因此还一个月不讲话,最后由比夫妻俩还成熟的小孩循循善诱才和好。

    我一直记得,根据心理学家统计,在我们所有烦恼的事情中,只有百分之八的事情是值得烦恼的,我们烦恼的事情中的一半,是根本不会发生的事,而琐琐碎碎的小事,也占三分之一强。遗憾的是,真正的生活就是由这些小事组成。你很难保证,自己完全不会为小事抓狂。

    牛津大学教授、神学家,也是知名童话作者的C.S.LEWIS曾说,即使是“高尚而理智”的人,也会受到相处时小事的威胁。“会受到这种‘倒退’威胁,甚至摧毁的婚姻,是那种把爱情偶像化的婚姻。把爱情偶像化的婚姻,会以为爱情是个有力量而且诚信可靠的神,会为他们打点好该打点的一切。当这种预期落空,他们就会把责任归咎给爱情,更常见的,是归咎给另一方。”

    在彼此相处之际,为小事抓狂,属理所当然,因为在爱人们眼中,它可能会变成疏忽爱情的罪名,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要留心它带来的后遗症,会使爱情退了步。

    因为太重视爱情,而为小事抓狂,我们,何其矛盾。这是爱情的吊诡。一定要自己陷于这样的诡计之中吗?

    应该可以在泥石流还没淹没爱情的房舍前,想想办法防水吧。

上一页 《爱情以互惠为原则》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