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生活 | 韩 流 | 影 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 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正文
第一节、同性恋成因理论综述

    第一节、同性恋成因理论综述

    对于同性恋成因的研究,有人持否定态度,他们的理由是:只有那些认为同性恋不正常的人,才会去研究探索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否则为什么不去研究异性恋的形成原因呢。对于这一责难,弗洛伊德有一个著名的答辩,他说:「精神分析学派最反对把同性恋者从人类中分开来,视为异类。透过对未曾明显表露的性兴奋的研究,我们发现人人皆能以同性为性对象,而事实上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早就这么做了。事实上,对同性之人的原欲执着,在正常的心智生活里所站的地位,并不比对异性的原欲执着小,而在致病的状况中,其重要性尤其明显。相反,精神分析学认为,不分性别的对象选择--对男性及女性对象都有兴趣--就象在孩提时代、原始社会及早期文明史中所常见的那样,是远为根本的基础。由此出发,通过对某一方向的限制,才形成了正常的或倒错的类型。因此用精神分析的眼光看来,一般男人之所以会全然只对女性有兴趣,也是一个饶有兴趣,绝非仅以化学理论变可搪塞。」(弗洛伊德,第50页)如果我们承认对异性恋和同性恋的成因都有研究的必要,再来研究同性恋的形成原因。也就没有不公平的嫌疑了。

    关于同性恋形成的原因,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作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高度概括地说,可以将同性恋成因的说法归结为先天说与后天说两大类。先天是指生理因素,如激素水平的影响等等;后天则指心理和社会因素,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因素等等。

    潘光旦先生在我国历史典籍中择取一些说法,分别作为同性恋形成先天说与后天说的证据。关于后天形成说,他是从清代纪昀(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里的说法为例的:「凡女子淫佚,发乎情欲之自然,童则本是无心,皆幼而受始,或势劫利饵耳。」关于先天形成说,则以清代袁枚《随园诗话》所载同性恋者春江公子诗为例,诗云:「人各有性情,树各有枝叶,与为无盐夫,宁作子都妾。」(葛理士,潘注,第324页)

    对先天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理因素的测定上,但至今仍没有一种理论得到确证和公认。1952年,克尔曼的一项研究发现,同卵孪生中同性恋的同病率为百分之百,而异卵孪生中同性恋的同病率不足百分之五十。如果这一发现可以被后人的重复研究确认,则有关同性恋成因的遗传学说将具有强大说服力。然而,后继研究未能得出类似结果。例如,帕尔磕196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少的同卵孪生中,孪生兄弟中只有一人搞同性恋。因此,只能认为目前用遗传学说来解释同性恋问题证据不足。

    动物实验发现,向怀孕母鼠子宫里注射激素,能戏剧性地改变其子代的性行为。在1971年,费德曼等人有过一个设想,即胎儿的大脑可能也象胎鼠一样,对激素很敏感。男性胎儿的大脑如果受雌性激素的影响,将来可能出现女性心理及行为;女性胎儿的大脑如果多受雄激素的影响,将来可能出现男性心理及行为。不过这只是推理,缺乏证据。卡仑的《性行为与同性恋》一书,在考察了遗传学、生理学、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之后,得出如下结论:尚无充分理由说明遗传是产生同性恋的原因。但是,胎儿期的因素,能够使一个人发生性倒错,进而造成同性恋问题。

    有些学者认为,激素水平的混乱是导致同性恋倾向的原因。但是,给男同性恋者补用睾丸激素的结果并不能激起他的异性恋行为,而只是增加了同性恋行为中的性欲强度。

    为了确定激素水平是否影响同性恋行为,罗兰尼及其同事分别测量了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的激素水平,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他们发现,男同性恋者尿中的睾丸酮较异性恋对照组为少,而女同性恋者尿中睾丸酮较异性恋对照组为多。柯洛德尼及其同事也验明,男同性恋者血液里睾丸酮水平较异性恋对照组为低,同时精虫计数较少,畸形精虫较多。这些研究似乎可以解释为,同性恋现象与激素水平有关,但仍难以确定,究竟是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了同性恋,还是同性恋的心理及行为引起继发的激素水平变化。此外,激素测量的结果各家也不一致,例如,布罗地及其同事的研究发现,男子同性恋组血液里睾丸酮水平比异性恋对照组更高。(阮芳斌,第191-192页)

    除了遗传基因和激素水平之外,还有人研究同性恋者的大脑是否与异性恋者不同。但至今尚未见到十分值得注意的发现。总之,从目前的科学研究结果看,同性恋形成的先天说还缺乏确凿的证据。

    在同性恋成因的后天说即心理社会成因说中,存在两大流派,一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一是行为学派的观点。

    从弗洛伊德开始,精神分析学派在同性恋成因问题上作过大量研究,其核心论点是所谓「异性恐怖」说,这种观点认为,儿时的遭遇在潜意识中种下了异性恐怖的种子,因此成年以后会害怕于异性作性的接触。弗洛伊德指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中某个阶段的抑制或停顿。这种抑制即幼儿性敏感区的固定(固置),例如固定于肛门阶段。他写道:「关于性倒错之起源,我愿在此再赘一言。我们大可相信,就象恋物症的情形,在性倒错固定之前,也曾有过短命的性发展存在过。分析之探讨已能证明,性倒错是俄底普斯情结未能解决的后效。当此情绪抑制下去之后,此人的性本能诸成份中最强者逐再度浮现。」弗洛伊德是如此解释俄底普斯情结(恋母情结)对同性恋形成的影响的:我们注意到,双亲的健在与否是很重要的。童年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父亲,有利于性倒错的发展。「每一个我们所检查国的性倒错者,在他童年的最初岁月里,对女人(通常是其母亲)曾有过一段极其强烈但短暂的『固置』,其后,他们自己模拟了那个女人,而以自己为性对象。这就是说,他们根本上是自恋的,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年轻男人来爱,就有如他们的母亲爱他们那样。」(弗洛伊德,第50-54页)

    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恋母情结作为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拜伯在1962对同性恋者实验组与异性恋者控制组家庭关系的比较研究发现:同性恋者的母亲的显著特点,是与他们的带有同性恋倾向的儿子的关系异乎寻常的亲密。在许多实例中,儿子是她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儿子通常代替丈夫,成了她们爱的目标。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异性恋者和百分之七十的同性恋者的母亲属于亲密关切型。同性恋者认为自己的父亲怀有敌意、超然、排斥态度的人数要比异性恋者多。这些同性恋者都有疏远而可恨的父亲,吸引人的母亲,往往是母亲统治父亲,不尊重父亲。同性恋者的父母不鼓励男孩表现出男性。有统治欲的母亲不允许儿子对异性产生兴趣,除非是对她自己。这些与父亲关系疏远或只有一个遭到公开仇视的父亲的男孩,没有男性形象可供认同,他们在童年时对男性爱(父爱)的需求受到了致命的挫折。

    精神分析学家毕波的研究也表明,同性恋者的生活环境中,父亲对母亲常常是惟命是从的,母亲十分看不起父亲,动则呵斥。他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懦弱的父亲和专横的母亲是造成同性恋倾向的两个重要因素。懦弱无能的父亲使儿子无法得到一个适当的行为模范,母亲鼓励儿子的女性行为倾向,再加上不愉快的异性性经验,这些都可能导致同性恋。

    对于男同性恋者的恋母情结与产生同性恋倾向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人们作过多种解释:(1)男同性恋者的父亲未能为其子提供适当的性别角色榜样,因此其子的男性自我认定就不完全;(2)亲密关切型的母亲不适当地取代了父亲的角色,反对男孩中常见的粗鲁莽撞行为,而鼓励更富于女性化的活动;(3)青春期及其后,同性恋者会试图寻找一个具有他在父亲身上没有见到的「男性力量」的人作了伴侣。或者,如果父亲很可怕的话,同性恋者可能会觉得可怕的东西很性感,即强壮的男人很性感。(拉里亚,第142页)

    同性恋后天形成说中的另一大流派是行为学派。按照这一学派的学习理论,同性恋行为是受环境的影响而习得的。如果一个人在与异性交往中受挫,有过不愉快的经验,异性恋情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而同时又受到同性的诱导,就会产生同性恋倾向。行为学派特别注重的是伙伴群关系,偶然的机遇,以及特殊的性经历,如童年时受到同性恋者的诱惑等等事实。

    贝尔发现,童年期的性别认同错误,是同性恋的成因,比如男孩玩女孩玩具,同女孩游戏等。在对男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的对比研究中,他发现,有三分之二的男同性恋者小时候玩过娃娃,而异性恋者中玩过娃娃的只占百分之四十七;有百分之四十七的同性恋者穿过女孩衣服,而异性恋者中的这个比例为0;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同性恋者和百分之一点五的异性恋者喜欢女性玩伴;有百分之二十九的同性恋者和百分之一点五的异性恋者被人视为女气;同性恋者中有百分之八十喜欢同性作游戏,而异性恋者中有百分之八十喜欢与异性作游戏。(凯查多利,第352页)对童年期性别认同与后来同性恋取向这二者的联系的解释是:男孩如果小时候最好的朋友是女孩,长大以后就会喜欢男情人,因为他已经认同于女孩。混在女孩群里的男孩受到男性伙伴和父亲的反对,因此渴望男性的感情。这种论点与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歧在于,它认为不是疏远的父亲造就了同性恋子女,而是有同性恋倾向的子女使父亲疏远了他们。

    亨利在1941年的研究报告中,对80位同性恋者的病历作了系统的记录分析,发现在他们的家庭中,性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暗自拒绝。通常是母亲性感僵化、精神抑郁,而且盛气凌人,过分庇护孩子。父亲则是好生气、有破坏性的,或是消极的、孤僻的,无足轻重的人。父母亲常常为赢得孩子的感情而竞争。

    伊万斯在1969年以美国西海岸自由同性恋俱乐部的43名男同性恋者为对象进行了3个调查,并设置了异性恋对照组。他发现,同性恋组的特点是儿时体弱,不够灵活,不愿从事体育竞赛,母亲过度保护,苛求细节,把儿子抚养得没有男子气概,感情上又独占自己的宝贝儿子,鼓励他完全从属自己,不允许儿子与异性交往。

    西麦里等人以22至65岁的同性恋者为对象,研究了乱伦经历对形成同性恋倾向的影响。他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无乱伦经历者;第二组为有在核心家庭中乱伦经历者;第三组为有人扩大家庭中乱伦经历者。研究发现,同性恋者中有乱伦经历的比例很大。其中男性多为同性乱伦(夫与子,兄弟之间);女性多为异性乱伦(父与女,兄妹之间)。研究对象对核心家庭中的乱伦经历和异性乱伦经历多持否定态度;对同性乱伦和扩大家庭中的乱伦则多持肯定态度。

    心理分析学派和行为学派这两大流派各自形成了对同性恋倾向的心理疗法和行为疗法。前者运用规范的心理分析方法治疗「病人」;后者则采用抑制同性倾向的电击疗法或呕吐疗法强行校正性取向。据说心理疗法的治疗成功率大约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经过行为治疗,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可以被治俞。

    在造成同性恋倾向的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社会心理诸因素当中,我们的调查发现,早年的性经验,尤其是首次性经验,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如果按照个人性格发展史的时间顺序看,童年环境的影响当然在前,而青春期经验在后,但是二者相比,后者在同性恋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绝不比前者小,在许多个案中,甚至比童年家庭环境的影响更强烈。

上一页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 业务QQ: 974955917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