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作家 | 港台海外 | 外国文学 | 青春校园 | 都市生活 | 韩 流 | 影 视 | 历史军事 | 古代文学 | 短 篇 | 读书评论 | 最新资讯
网络原创 | 言情 | 玄幻奇幻 | 科幻 | 恐怖灵异 | 仙侠修真 | 武侠 | 侦探推理 | 官场小说 | 鬼故事 | 盗墓小说 | 传记纪实 | 作家列表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致一九七五》->正文
人人都要到农村去 六感学校的人与事

    学校的人和事我都淡忘了。高一的学生有很多大过我,有的女生很聪明,聪明的女生比男生多。好学生会让人精神一振。而男生多爱搭话,“师道尊严”已被批倒,谁镇不住学生他就要跟你搭话。班上有一个男生,特别爱上语文课,他总要抢在老师之前说话,他说:现在讲生字生词。过了一会儿,他宣布:现在该总结段落大意了。到最后,他催促道:现在该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了吧。搞得人很恼火。因为你不得不在他宣布之后执行他所指示的,他很无辜,他也不笑,他甚至也交作业,也不旷课,他是很喜欢上学的,他发烧也来上学,他感到在课堂上说话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我真希望他旷课,这样我的班就可以消停一点,但他偏偏每天来。上晚自习他就更爱说话了,他会坐到桌子上,肆无忌惮,目无纪律,教室里一旦有人坐到桌子上,这个教室离集市就相去不远了,女生也开始吱吱喳喳交头接耳,好像她们在卖鸡蛋或者卖米糠,正在为价钱你进我退。搞得像一条墟。

    学校就换了班主任。姓刘,也教语文,我则改为教数学。班里的纪律马上奇迹般地扭转了,刘老师走进教室,他目光一扫,整个教室的空气立即凝固起来,从此以后,只要刘老师上课,全班就无人出声。别的课任老师上课的时候,下面也有说话的,为了抓到这些捣蛋精训一顿,刘老师会悄悄出现在教室的后门,他背着手站在那里。

    不料捣蛋精们反侦察能力超一流,他们后脑长着眼睛,头壳顶长着天线,只要刘老师一走出办公室的门口,离教室还有十丈远,捣蛋精们的头发就开始接收信号,他们每一根头发都是天线,超敏锐。刘老师渐行渐近,他们早就做老实听课状了。我们班的课堂纪律大变。

    我不解,我为什么对学生就没有震慑力呢?女生说,男生不怕女老师的。男生说,因为刘老师生得高,力气大。

    孙大姑娘和孙二姑娘,她们是六感大队的一对姊妹花,也是六感学校的一对姊妹花。我到六感没多久就听说了她们。水冲队的人说,孙大姑娘刚骑车过去了呢,全六感最靓就是她们两姊妹。她们又说,孙二姑娘到北京上学了喔,北京喔。

    有时叫孙大姑,或者孙大娘,娘字念平声,是年轻女子的称呼。老年妇女不像北方叫大娘,而是一概称婆。结了婚的妇女叫妇娘,年轻女孩子叫妇娘妹。事情就是这样怪诞。

    或者叫孙大,孙二。孙大二十四五岁,孙二小她一两岁。据说她们长得很像,孙二更漂亮些。

    我从来没有见过孙二姑娘,她是六感女子中的人尖子。一个六感土生土长的村姑到了北京会怎样呢?在北京念过书之后她又变成什么样子呢?我真想在路上遇见她。我真想有朝一日也到北京念书。当然这是一件痴心妄想的事情。如果全公社有一个名额,说不定是张大梅,如果全大队有一个名额,肯定是丁服。

    我没有见过孙二,但我一到六感学校就坐到了她的椅子上。也许我原本就是补她的空缺。同事们在办公室里议论,他们说这张椅子和办公桌是很好的,是一个福位,谁坐了就能出六感,比如孙二刚刚上了北京的大学,她之前的周老师当兵去了。我暗暗希望它真的灵验。

    我和孙大姑娘住隔壁。一间很小的屋子,只有巴掌大,却在中间隔了一堵墙,我和孙大一人住在半个巴掌里。她很爱笑,牙齿洁白整齐,眼睛是圆的,常有笑意。她也爱说,知道国内外大事,会唱很多歌,会说普通话,还知道体育比赛的赛制有循环赛和淘汰赛,这使我大吃一惊,因为我并不知道。孙大爱说话,据说孙二沉静;孙大肉色较黑,据说孙二白一点。孙大来听过一次我的课,她事先没有打招呼,刚上课她就来了,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拿着教材和小本子。我有些吃惊,但我不怕她。是数学课,讲的是圆的概念。下课之后她冲我笑,说讲得不错,若能直观一点就更好了。她是学校领导小组成员。

    不知这样一个孙大姑娘会跟谁结婚,她将来怎么办呢?六感没人能配得上她。有一个老师,姓朱,眉清目秀的,但他当兵去了。学校开了个欢送会,孙大亲手给他戴上了大红花。

    有一个秋天的夜晚我到孙大的房间讨水喝,她穿着一身大红的棉毛衫来开门,秋风已起,夜愈深愈清冷,不知怎么就说到了婚姻。她说没意思,结婚也没什么意思。我说干脆不结婚算了。她说要不结大家都不结才得,大家都结了,剩个把人不结一样没意思。

    这样消极的话我从没听她说过。她不常住在学校,她回家住,她家就在学校的对面,步行十多分钟就到了。

    离开六感后有一次我以为遇到了她,在公共汽车上,N城,八十年代中期,有七八年没见了。车上人很稀少,有一个女人坐在我对面,她非常非常像孙大姑娘,年龄身高五官肉色声音举止,我觉得她就是孙大,我紧紧盯着她,想等她跟我一对眼就冲她点头微笑,他乡遇故知。但她看了我一眼,没等我反应她就看窗外了。一九九八年我回六感,在学校里我问起孙大姑娘,他们说她到玉林去了,仍当老师。孙二姑娘大学毕业,作为工农兵学员,分到了柳州钢铁厂。六感的姊妹花,六感的人尖子,无论去了柳州还是去了玉林,都已是远走高飞。

    我还记得罗昭,他的学问最大,任高二的班主任兼教语文。听说他原来在南流,犯了错误才弄到六感来。连香塘都没呆住,错误大概不小。学生们都服他,尤其是女生。他的房间在两个教室之间,总是看到有女生在他的门口晃来晃去,拿作业本,或者帮他熬中药。女生把药渣倒在门口的畚箕里,再拎着畚箕穿过整个学校去倒,学校里全是中药的气味。

    我和罗昭不搭话,只有一次,他问我:大队部墙报那首《清平乐》是你写的吗?我说是。他又问:是《清平乐》吗?我说是。他笑笑,不再说下去。那次大队要出墙报,不记得是歌颂农业大丰收还是批判资本主义,丁服写了一首《菩萨蛮》,我就写了一首《清平乐》,其实是瞎掰,连韵脚都押不好,平仄就更谈不上。罗昭大概心里笑翻了。

    另外还有两个公办教师。陈老师,戴一副很圆的眼镜,像旧照片中的历史人物。他用词很严谨,有一次我说我不喜欢热闹,他忍了一会儿没忍住,纠正我说,应该是不喜欢嘈杂。他觉得,热闹是褒义词,而嘈杂是贬义词。

    宋老师是个老太太,特别矮,特别瘦,脸上和身上一点肉都没有,真的是一把骨头。她教小学语文,当班主任。学生对她也有些敬畏,因为她是从南流镇上来的。在六感,南流镇就是大地方,遥远、繁华,农村人难得去一次。宋老太太每周回南流一次,她从六感步行到香塘,再乘班车。她又瘦又矮又老,但她走得飞快。她飞快地走在机耕路上,背着一只布袋子,在田里干活的人看见她就说,星期六了,宋老师回南流街了。

    他们三个,是全校羡慕的对象。

    只有他们三个是公办教师,是吃国家的粮食的,其余人都不是。全校十几个班,小学初中高中,二十几个老师,全都是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

    民办教师一辈子的理想是转成公办教师,有公费医疗,有退休金。但编制有限,中间隔着千山万水。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是,刘老师不是,孙大姑娘不是,孙二姑娘也不是。

上一页 《致一九七五》 下一页
line
  书坊首页 | 业务QQ: 974955917 海阔中文网-读书坊 版权所有